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佝偻病> 维生素d佝偻病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由遗传性维生素D代谢障碍引起的骨骼发育异常疾病,主要影响儿童,表现为生长迟缓、骨骼畸形和软弱。
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体内1α-羟化酶活性降低,使得皮肤产生的7-脱氢胆固醇不能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3,从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矿化不全。维生素D佝偻病的症状包括颅骨软化、方头、胸廓畸形、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等。此外还可能伴随夜间烦躁不安、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该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生化检测,以评估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同时还需要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骼的变化情况。治疗通常采用维生素D补充剂,如胆钙化醇,以及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钙质食物摄入量,如牛奶、酸奶等。对于重度佝偻病患者,可考虑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蘑菇等,并定期接受专业指导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病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3-05 09:07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特征与典型维生素D缺乏症相类似,故亦称之为假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多在1周岁左右开始出现骨病变,“O”形腿常为引起注意的最早症状。本病常见于儿童,病儿通常在出生后12周即出现症状,2岁以前出现佝偻病,其特征与维生素D难治性佝偻病酷似,但本病有搐搦、严重肌无力。患儿多在1周岁左右开始出现骨病变,“O”形腿常为引起注意的最早症状,但病轻者多被忽视,身高多正常,也有病儿身材矮小。严重病例如儿童在6岁左右可出现典型的佝偻病,表现为严重骨骼畸形、侏儒症、剧烈骨痛,有些患儿可因骨骼疼痛及至不能行走。严重者可发生骨折与生长发育停滞,并常于出现骨病前,早期出现牙齿病变,如牙折断、磨损、脱落、釉质过少等。

2015-03-08 09: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骨软化病,骨软化症,骨质软化,软骨病,英吉利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 rickets),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占总佝偻病95%以上,本病系因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它疾病。近年来,严重佝偻病发病率已逐年降低,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