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在注射葡萄糖酸钙后可口服氯化钙,稀释成l%~2%的溶液后口服,每次1g, 4~6次/d,1~2天后减量至1~3g/d。剂量的多少可依症状的轻重、年龄的大小而决定,继续1周,以后改服葡萄糖酸钙等,按钙元素计至少200mg/d。
氯化钙含钙27%,入人体后可提高血钙和促进钙离子化,于是血内的钙离子速增,痉挛不易复发。若幼小的婴儿同时发生腹泻或各种热病(如上呼吸道传染病),或同时有肾脏疾患,则在应用氯化钙时易致酸中毒,必须谨慎。在门诊每次仅给2~3天的氯化钙药量,服完后酌情再开新方,如此可以避免因长期给药而并发酸中毒。乳酸钙含钙元素13%,葡萄糖酸钙含钙9%,磷酸氢钙含钙23%,碳酸钙含钙40%,服钙剂时应计钙元素量。维生素D治疗 惊厥停止后,口服维生素D 50~100μg/d(2000~4000U)及增加日照。4周后如情况良好,改为口服维生素D 400U/d。如母乳量足或日食牛(羊)乳500ml以上且无并发症者,可不再服钙剂。如前述治疗不见功效,可以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 1万~2万U/次,要避免因剂量太大而致维生素D中毒。对乳母应口服适量钙剂及维生素D。

2015-03-08 20:29

举报

医生回答(1)

陈家熙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一般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通常好发于2岁以内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口唇青紫、全身抽搐等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当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等,同时还可以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促进钙的吸收。另外,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15-03-08 20: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抽搐 (抽筋)

抽筋是抽搐的俗称,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当管理肌肉运动的大脑有关细胞暂时过度兴奋时,就会发生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即抽筋。

  • 症状起因: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这属全身性的,还有局部性的如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 可能疾病: 慢惊风 痰饮 红蝴蝶疮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肝风内动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