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拔罐治疗、运动训练等,可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1、药物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是心脏负荷过重所造成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利尿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注射液、氢片等。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强心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高辛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等。

2、针灸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3、按摩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按摩三阴交穴、太冲穴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4、拔罐治疗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拔罐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5、运动训练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运动训练,比如慢走、打太极拳、练习瑜伽等,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做重体力劳动,否则会加重病情。

2015-05-02 00:00

举报

医生回答(1)

闵金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力衰竭注意什么,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心力衰竭什么原因导致的,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肌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力衰竭注意什么,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心力衰竭注意什么,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2015-05-02 00: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衰)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