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a******W 2015-05-04 07: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鼻出血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鼻部穴位按摩、鼻腔填塞、清热止血中药、鼻腔喷雾剂、针灸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鼻出血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鼻部穴位按摩
选择特定穴位如迎香、百会等,轻柔地按压5-10分钟。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血管张力,从而减少鼻出血。适用于轻微且反复发生的鼻出血。
2.鼻腔填塞
使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填充两侧鼻孔,必要时用胶带固定。通过阻塞双侧前鼻孔来控制单侧后鼻孔区域的出血。这是一种紧急处理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3.清热止血中药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清热止血功效的中药方剂,如犀角地黄汤、槐花散等。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火热邪气,平息内扰之火,有助于稳定气血运行状态,防止因热盛迫血妄行所致的鼻出血现象发生。
4.鼻腔喷雾剂
选择适当的非处方药如肾上腺素类喷雾剂,按说明书指示每日数次喷入患处。这类药物能收缩毛细血管并减缓血液流动速度,从而起到暂时性止血效果。适合于突发性、量少的鼻出血场景。
5.针灸疗法
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针灸通过调节机体气血平衡来辅助治疗鼻出血,尤其对于因气血不调引起的反复性流鼻血有效。
鼻出血患者应避免剧烈擤鼻涕及挖鼻孔行为,以免加重损伤。若鼻出血持续不止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全身性疾病因素。
2024-02-07 19:1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推荐-鼻内窥镜下出血止血术。
2015-05-04 07: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带血粘脓鼻涕 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 恶心与呕吐 鼻溢液 鼻塞排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临床检查: 带血粘脓鼻涕 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 恶心与呕吐 鼻溢液 鼻塞排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抗宫炎片
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等症。
云南红药胶囊
止血镇痛,活血散淤,祛风除湿。用于胃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眼结膜出血,鼻衄,痔疮出血,软组织挫伤,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等。
人血白蛋白
1.预防和治疗循环血容量减少。2.抢救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3.用于烧伤的早期和后期治疗。4.治疗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如肝硬化、乙型肝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因食管、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慢性营养缺乏,术后营养治疗,以及脑水肿等。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