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结扎> 咽鼓管阻塞的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咽鼓管阻塞可以尝试采用耳穴压丸、穴位贴敷、针灸疗法、中药外敷等中医治疗方法。若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1.耳穴压丸
耳穴压丸是将药丸放置于特定的耳部穴位上,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缓解咽鼓管阻塞的症状。此方法利用了中医经络学说中耳与咽喉相通的理念,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改善咽鼓管的功能。
2.穴位贴敷
选取风池、听会、天容等穴位,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相应位置,一般每次治疗持续20-30分钟。中医认为上述穴位具有通利耳窍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痰湿积聚引起的咽鼓管阻塞。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常是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对人迎、听宫、听会等穴位进行针刺,可能需要5-10分钟的时间完成操作。通过针刺上述穴位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功效,对于由情志不畅所导致的咽鼓管堵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4.中药外敷
首先需配制合适的外敷药物,如含辛夷、薄荷等成分的药膏;然后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选定部位,覆盖纱布并加温效果更佳。外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因感冒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暂时性咽鼓管功能紊乱。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咽鼓管炎症。建议增加水分摄入量,可适当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

2024-03-02 06:43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立让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过去都采用中耳负压治疗法治之 如穿刺 插穿引流 仅能获得短暂疗效 不能达到长期治愈 Misurya于1976年首次采用腭帆张肌腱缩短术 即病人取父子卧垂头位 在第三磨牙后内方翼钩处 用1%利多卡因作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 于翼钩端外侧做2厘米弧形切口 暴露翼钩 并沿翼钩向深层内外两侧剥离出腭帆张肌腱 用3°尼龙线在翼钩两侧穿过腭帆张肌腱 包绕翼钩 予以缩短结扎 一般可缩短0.5厘米 症状多能解除

2015-05-04 09: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咽鼓管阻塞

咽鼓管软骨段在解剖上正常,但其机能发生障碍,即咽鼓管咽口被动开放而不能主动开放。与一般炎性水肿所致的咽口阻塞有所区别。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