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结肠炎> 中毒性巨结肠的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曾重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男科疾病

提问

中毒性巨结肠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灌肠治疗、穴位贴敷疗法等,可以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

1、药物治疗

中毒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还有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黄连解毒汤、白头翁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改善。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的方式来刺激体内的经络,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以免病情持续发展。

3、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的方式来改善病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补中益气汤、四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灌肠治疗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中药保留灌肠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也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5、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药为主要原料,将其贴敷在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芒硝、青黛等中药进行穴位贴敷。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应避免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的食物,也应避免吃炸鸡、汉堡等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4-20 15:02

举报

医生回答(2)

胡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毒性巨结肠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敷贴、推拿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中药调理
选用清热解毒、利湿消积之品如黄连、黄芩、栀子等内服。此法能清除体内毒素,有助于缓解巨结肠引起的腹胀、恶心等症状。
2.针灸疗法
可选择足三里穴、天枢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针灸。这些穴位能够调节肠胃功能,对于改善中毒性巨结肠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3.穴位敷贴
选取腹部及下肢穴位如三阴交、足三里等,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相应穴位上。通过外用药物刺激穴位来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通经活络目的;进而辅助治疗上述病症。
4.推拿疗法
可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区域以及下肢承山穴等处。此举有利于促进肠道运动和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由该病引发的不适感。
针对中毒性巨结肠的治疗,应首先排除可能存在的感染源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建议采取轻柔的饮食管理策略,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肠腔压力增高的食物,如高纤维素含量的粗粮。

2024-03-16 17:02

举报

柴月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毒性巨结肠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敷贴、推拿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中药调理
选用清热解毒、利湿消积之品如黄连、黄芩、栀子等内服。此法能清除体内毒素,有助于缓解巨结肠引起的腹胀、恶心等症状。
2.针灸疗法
可选择足三里穴、天枢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针灸。这些穴位能够调节肠胃功能,对于改善中毒性巨结肠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3.穴位敷贴
选取腹部及下肢穴位如三阴交、足三里等,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相应穴位上。通过外用药物刺激穴位来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通经活络目的;进而辅助治疗上述病症。
4.推拿疗法
可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区域以及下肢承山穴等处。此举有利于促进肠道运动和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由该病引发的不适感。
针对中毒性巨结肠的治疗,应首先排除可能存在的感染源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建议采取轻柔的饮食管理策略,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肠腔压力增高的食物,如高纤维素含量的粗粮。

2015-05-04 21: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毒性巨结肠

中毒性巨结肠亦称中毒性结肠扩张,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严重或致命性并发症,大多由炎症性肠病和感染性结肠炎引起,常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全结肠或节段性结肠扩张的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发展快,如不及时诊断及处理,预后凶险,病死率高。

  • 症状起因: 中毒性巨结肠多自发于暴发性结肠炎初期或发生在首次发病的3个月内,也可因低钾及用药不当或特殊检查而诱发。发病率尚不确切,有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率为1.6%~18%,克罗恩病则为1.0%~7.8%,小于20岁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性约1%~5%。  常见的病因有:①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②感染性肠炎,有细菌性(伪膜性肠炎、沙门菌感染、志贺菌性肠炎、弯曲菌性肠炎、耶尔森菌性肠炎)、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性肠炎、艾滋病病毒感染性肠炎)和寄生虫性(溶组织内阿米巴性肠炎、隐孢子虫性肠炎);③其它有卡波西氏肉瘤(多病灶恶性新生血管增殖症)、氨甲蝶呤治疗引起的伪膜性肠炎、肠扭转、缺血性肠炎、憩室炎、结肠癌性肠梗阻等。 重症活动性结肠炎患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主要是病情进展迅速与治疗不当,也可能由于钡剂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注气和导管操作失误。缺钾及抗胆碱能,抗腹泻药物或 鸦片类麻醉性镇痛剂可降低肠肌张力抑制肠运动,可诱发本病,由于严重的炎症破坏了控制正常肠道的神经与肌肉调节机制,肠腔内压力使肠腔壁扩张超过其正常活动度。 此外,细菌过度生长及其产生的毒素进一步使肠腔扩张加重,并可导致腹膜炎。细菌的毒性进一步向全身循环系统扩散,导致全身中毒症状的产生。患者血中的白细胞明显升高,并产生低血钾、低血镁、贫血、低蛋白血症。 中毒性巨结肠累及全结肠,可呈节段性的病变以横结肠及脾曲显著。病理变化除具有溃结,克隆病各自的特点外,主要表现为重度炎症,深溃疡。隐窝脓肿及假性息肉等,由于结肠快速扩张,肠壁变薄,血液循环障碍或肠壁脓肿穿透,易发生肠穿孔。

  • 可能疾病: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道疾病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 结肠炎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胃肠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