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抑郁> 产后抑郁新药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产后抑郁可以使用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或氯硝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产后抑郁可能伴随复杂的情感和身体变化,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并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舍曲林
舍曲林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该药物能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浓度,发挥抗抑郁作用。服药期间应监测自杀意念和其他行为的变化,尤其是在开始治疗的前几天和调整治疗后的几周内。
2.氟西汀
氟西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及强迫症。其能够选择性地抑制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改善情绪低落等症状。肝功能不全患者需慎用此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3.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可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等。本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阻断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重吸收,增强其活性,缓解焦虑状态。服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刚开始治疗时。
4.文拉法辛
文拉法辛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及相关疾病。本品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同时再摄取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镇静效果,能有效减轻产后抑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考虑母乳分泌量减少以及婴儿活动减少等问题。
5.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常用于癫痫发作的预防和辅助治疗。该药物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从而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因此不宜长期使用。
产后抑郁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或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产妇应对压力和调整心态。

2024-01-11 17:59

举报

医生回答(1)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产后抑郁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心理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的,通过聆听患者的倾诉、亲切交流、耐心热情的方式,在人际交往、认知行为、婚姻家庭等方面予以心理干预。一旦疾病发展的一定的严重程度,药物治疗就更为关键。采用药物治疗时应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特点、有无合并症、药物耐受性、是否要坚持哺乳,坚持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实行个体化的合理用药.
产后抑郁新药,目前仍把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产后抑郁新药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患者产后抑郁新药,阿米替林、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患者。但三环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大,应用时需注意。产后抑郁新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剂种类很多,以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其应用较广,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较好,有利用长期维持治疗。

2015-05-07 23: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产后抑郁症 (产后精神抑郁,产褥期抑郁症)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逍遥合剂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舒肝解郁胶囊

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

本品在与孕激素联合使用建立人工月经周期中用于补充主要与自然或人工绝经相关的雌激素缺乏:血管舒缩性疾病(潮热),生殖泌尿道营养性疾病(外阴阴道萎缩,性交困难尿失禁)以及精神性疾病(睡眠障碍衰弱)。预防原发性或继发性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骨质丢失。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