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 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症饮食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需要综合管理。饮食调整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但并不能直接治愈该疾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鸡胸肉、西蓝花、燕麦、杏仁、酸奶等食物。
1.鸡胸肉
鸡胸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热量较低,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补充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长期适量摄入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失调的情况。
2.西蓝花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为身体提供多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长期适量食用可以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
3.燕麦
燕麦是一种低GI值食品,其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缓慢,能稳定血糖并提供持久的能量。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燕麦是理想的早餐选择之一,因为它可以帮助控制食欲和维持稳定的能量水平。
4.杏仁
杏仁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帮助调节血脂水平,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量食用杏仁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情况。但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导致肥胖等问题。
5.酸奶
酸奶中含有一定的乳酸菌群,具有一定的抑制有害细菌繁殖的功效,从而达到调理肠胃的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而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缓解相关症状。
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遵循均衡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节食。定期进行运动如慢跑或瑜伽,以维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

2024-01-01 20:24

举报

医生回答(4)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多囊卵巢综合症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些豆类制品,如大豆、豆浆等,但是要注意少吃雄激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腰花、牛鞭等,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内雄激素分泌较高引起的;昆明专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医院是云南九州医院,患者可选择云南九州医院引进的“中医三期疗法”和“宫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来彻底治疗好多囊卵巢综合症,使患者能够恢复排卵,提高受孕的能力。目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常用药物就是达英35。

2015-05-27 07:16

举报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尽量避免糖,商业果汁,冰淇淋,蛋糕,饼干,可乐,苏打汽水等简单碳水化合物。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等新鲜蔬菜。可用滋阴化囊方水煎内服,滋阴养肾、养血调经、补肾填精,滋养胞宫,主治多囊卵巢综合症。对于轻度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一般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2015-05-27 07:16

举报

葛博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囊卵巢与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不一样的,如果内分泌,
根据您的情况考虑多囊是一种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疾病,最快速的治疗方式是针对多囊局部的微创治疗和术后的排卵调理,建议到正规妇科医院检查确诊治疗,千万不要乱投医!

2015-05-27 07:16

举报

龙鹏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1、饮食禁忌:(1)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2、患者宜食:(1)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多食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等新鲜蔬菜。月经正常,只是单纯的多囊卵巢,一般不用治疗,如果内分泌异常,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就需要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或是手术治疗,祝您健康!

2015-05-27 07: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雄激素水平增高、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排卵。

  • 症状起因:一、遗传学因素 PCO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 二、肾上腺萌动假说 Chom(1973)认为,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1、发病原因  PCOS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少数PCOS患者有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异常,有些还有家族史。近来发现某些基因(如CYP11A、胰岛素基因的VNTR)与PCOS发生有关,进一步肯定了遗传因素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 2、发病机制  PCOS的发病机制复杂,已被公认的事实是:①高LH伴正常或低水平的FSH;②雄激素增多;③恒定的雌激素水平(E1比E2高);④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⑤卵巢组织形态学上有多个囊性卵泡和间质增生。 1)促性腺激素释放异常 PCOS患者的血LH升高,而FSH正常或降低,LH/FSH≥2~3,静脉注射GnRH后LH可出现过度反应,认为可能原发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在下丘脑中多巴胺能和阿片肽能神经对GnRH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失控,可导致LH分泌增加。但更可能是雌激素的反馈抑制异常所致。非周期性的腺外转化而来的雌激素(雌酮E1)将导致对LH分泌的正反馈和对FSH分泌的负反馈抑制。LH刺激卵泡细胞增生,产生大量雄激素,雄激素不能全部转化成雌激素,进一步增加腺外芳香化E1的生成。过多雄激素使卵泡闭锁、卵巢包膜纤维化和包膜增厚。由于缺乏月经周期中期的LH峰值,出现排卵障碍(图1)。此外,有人发现PCOS患者的卵巢也可能分泌“抑制素”,抑制FSH的分泌,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出现较多囊状卵泡,近年发现高胰岛素血症和增高的IGF也可使LH分泌增多。 2)雄激素过多 在PCOS中,几乎所有的雄激素生成均增多。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减少,游离雄激素增多,活性增强。至于过多的雄激素来源于卵巢或肾上腺众说不一。大剂量GnRH激动剂可降低促性腺激素,雄烯二酮和睾酮减少,而对来源于肾上腺的DHEAS无影响。据报道大约70%的PCOS患者为卵巢源性雄激素所致:①由于类固醇激素所需酶系功能紊乱,如芳香化酶缺乏,3β-醇甾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P45OC17A调节异常,雌激素合成障碍,大量雄激素在外周(脂肪、肝、肾内)转换为雌酮。也有人认为卵巢发育不充分使芳香化酶的活性下降。②LH脉冲频率及振幅升高,刺激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和雄激素的生成。过多的雄激素促使卵泡闭锁,卵巢粒层细胞早期黄素化,生长停止,不能排卵,形成PCOS。 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月经初潮后,推测可能起因于性成熟前期,肾上腺功能失调,持续分泌过多雄激素。此外,在应用地塞米松前后测定卵巢和肾上腺静脉血中的各种雄激素水平,其结果支持卵巢和肾上腺是PCOS过多雄激素的共同来源,发现50%PCOS患者有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 3)雌酮过多 PCOS妇女用孕酮等药物有撤退性子宫出血,服氯底酚胺可导致卵泡成熟排卵,月经来潮,这提示PCOS患者不但雄激素水平高,而且雌激素也增多。体内活性雌激素包括雌二醇(E2)和雌酮(E1),E2主要来源于卵巢,E1则来自卵巢、肾上腺及周围组织的转换。PCOS患者非周期性E1明显增多,E1/F2比率增高(正常E1/F2≤1),特别是肥胖者的脂肪多,芳香化酶活性高,外周组织转换增多,E1水平可更高,而且来源于外周组织的E1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无周期性变化。持续高水平的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调节是不正常的。 4)细胞色素P450C17A调节失常 PCOS主要缺陷是下丘脑-垂体接受异常的反馈信号。这可能与卵巢和肾上腺本身的自分泌、旁分泌调节机制障碍有关。PCOS患者常伴17-羟孕酮(17-OHP)升高,这是由于卵泡膜细胞内或肾上腺网状带内P450C17A的调节机制失常所致。P450C17A具有17-羟化酶和17,20-链裂酶的双重活性,在△4将孕酮转换为17-OHP和雄烯二酮,在△5将孕烯醇酮衍变为17-羟孕烯醇酮和DHEA。  17-羟孕酮既是肾上腺合成皮质醇的重要前体物质.也是卵巢合成性激素特别是雄激素的重要前体。若给予PCOS患者GnRH-A或HCG(特别在用地塞米松抑制后),17-羟孕酮、雄烯二酮明显升高;而ACTH兴奋试验又能促使肾上腺的DHEA与17-OHP同时增多,提示卵巢和肾上腺网状带的P450C17A活性增高。因此,P450C17A活性调节异常是肾上腺和卵巢雄激素过量分泌的重要原因。但为什么会出现类固酮合成的调节异常尚不清楚。胰岛素/IGFs系统可刺激卵巢和肾上腺P450C17A mRNA表达及其活性。此外,CYP11A的侧链裂解酶基因编码区与产生过多雄激素有关。 5)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 PCOS患者不论有无肥胖,多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近期发现大约有半数PCOS患者的发病与胰岛素受体丝氨酸磷酸化缺陷有关。因而认为胰岛素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胰岛素与IGF-1通过IGF-1受体作用于卵泡膜细胞,促使雄烯二酮和睾酮合成。近年的研究发现,垂体邻近部位有胰岛素受体,或者同时存在的高IGF-1血症可促进LH刺激的卵泡膜细胞增生,导致雄激素过多和卵泡过早闭锁(图2)。Hasegawa用胰岛素增敏剂Troglitazone治疗PCOS,可使胰岛素水平降低,LH和雄激素水平相应降低也支持这一观点。胰岛素升高对调节SHBG的代谢有重要作用,可使肝脏SHBG生成减少,游离睾酮升高。此外,胰岛素受体丝氨酸磷酸化可抑制胰岛素受体活性,促进P450C17A的17,20-链裂酶活性。近年对位于染色体11pl5.5的胰岛素基因的5'-端可变数串联重复顺序(VNTR)的研究发现,胰岛素基因的VNTR是PCOS的一个主要易感位点(特别是排卵性PCOS)。说明胰岛素VNTR多态性是PCOS的遗传学因素。 6)肥胖 PCOS伴肥胖者(BMI≥25)占20%~60%。体脂分布不均匀。现知脂肪组织是类固醇激素的重要代谢场所,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将外周雄激素转换为E1和E2。研究证实,雄烯二酮转换为E1的量与脂肪组织总量相关,高雄激素血症时SHBG下降,游离E2增加。雌激素使脂肪细胞生长、增殖。不同的内分泌环境能造成不同的肥胖体态,雄激素升高表现为上身肥胖(即男性型肥胖),而雌激素增多者为下身肥胖(即女性型肥胖)。体重增加常伴血胰岛素升高和SHBG及IGFBP下降,从而使游离性激素和IGF-1增多。这类患者常伴有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  近来,Rouru等提出肥胖-瘦素-NPY轴可能是部分PCOS患者下丘脑-垂体-LH过度分泌的病因,即肥胖妇女的瘦素分泌增多,后者抑制下丘脑NPYmRNA表达和NPY的分泌,解除NPY对LH的抑制,促使LH大量释放。 7)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与PCOS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PCOS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率为10%~15%,但确诊为PCOS者的PRL都轻度或中度升高,更高水平的PRL多与垂体PRL瘤有关。引起高PRL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①PRL升高与血雌酮增多有关。②下丘脑多巴胺相对不足,用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治疗PCOS无排卵或多毛症可获得成功。高PRL血症者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无反应。 8)PCOS与卵巢自身免疫 研究发现,某些PCOS与卵巢自身免疫有关。PCOS患者卵泡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并存在抗卵巢细胞抗体,但Rojansky等对31例PCOS患者的研究显示,抗卵巢抗体与PCOS无相关。Luborsky等用酶免分析检测24例PCOS的抗卵巢抗体,25%PCOS患者为阳性,绝经期妇女组与育龄妇女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2%和19%,3组阳性率无差异。因此,关于PCOS是否与卵巢自身免疫有关尚无一致结论。  卵巢病理:典型的PCOS患者有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体积可达正常的2~4倍,表面皱褶消失,平滑,呈灰白色,富含血管,包膜肥厚,包膜下有多量大小不等的卵泡,最大直径可达1.5cm,囊壁薄,囊泡周围的卵泡膜细胞增生伴黄素化,包膜增厚则是长期不排卵的结果,包膜厚度与血LH水平及男性化程度呈正相关。

  • 可能疾病: 卵巢性不孕 卵巢纤维组织来源肿瘤 原发性卵巢绒癌 急性输卵管卵巢炎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妇科、内分泌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