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厌食症如何调理
补充说明:小儿厌食症如何调理
a******W 2015-05-28 11:29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3)
小儿厌食症可以考虑饮食调整、定时定量进食、捏脊疗法、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来调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饮食调整
患儿可适当食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等,减少油腻及刺激性食品摄入。合理搭配膳食有利于促进食欲,改善厌食症状。
2.定时定量进食
家长应监督孩子按时吃饭,并保持每餐饭量适中,避免过饱或过饿。规律进餐时间有助于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减少因不规律进食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3.捏脊疗法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按摩,每次治疗持续5-10分钟,每日1次。此方法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脾胃功能,缓解厌食症状。
4.推拿
采用特定手法对腹部及背部穴位进行按摩,每次治疗约30分钟。推拿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现象。
5.中药调理
由专业中医师开具处方并指导服用相应中药方剂,疗程依病情而定。中药可通过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来改善食欲减退问题。
此外,建议患儿避免过度节食或挑食,以免加重厌食症状。若经过上述方式调整后效果不佳,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进一步查明原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2024-02-21 04:41
举报小儿厌食症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心理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
1、调整饮食
如果小儿平时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挑食或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厌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调整小儿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心理治疗
如果小儿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精神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小儿厌食症。建议家长可以适当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小儿的心理状态,也可以多和小儿进行沟通,让小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症状。
3、运动治疗
小儿厌食症还可以通过运动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家长可以带小儿进行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
4、药物治疗
如果小儿厌食症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改善症状。如果是缺锌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硫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锌元素,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
5、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针灸、推拿等,能够起到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小儿厌食症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7-01-03 10:34
举报厌食症如何进行合理治疗
治疗小儿厌食症,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治疗。有些家长盲目的去药店自选一些补养品或调理脾胃的药物,也有的个别医生不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分析,而选择一方一药进行治疗,不能取得好的疗效,或暂时有效而不能持久。应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临床分为4个症型。
1、食积内热型: 因饮食不节所致,患儿表现为食欲不振,夜卧不安,腹痛,腹胀,口气酸腐,大便干或大便酸臭,手足心热或有低烧,治疗给于清热和胃,消导化滞,临床可选择:三仙消食颗粒,清热化滞颗粒,化积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可用保和丸辩证加成治疗。
2、脾失健运型: 因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凉,伤及脾阳,表现为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恶心嗳气,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舌质淡红,苔白腻,治疗应健脾 助运。可选择小儿香橘丹或不换金正气散加成治疗。
2015-05-28 11:29
举报向医生提问
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坤泰胶囊
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用于绝经期前后诸证。阴虚火旺者,症见潮热面红、自汗盗汗,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妇女卵巢功能衰退更年期综合征见上述表现者
安坤赞育丸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千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乐儿康颗粒
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小儿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营养不良及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的面黄体弱、发育迟缓、夜寝不宁、小儿多动症以及急慢性腹泻,腹胀便溏、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