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怎么办
补充说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怎么办
a******W 2015-05-29 21: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需要抗休克、解痉挛药物、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等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抗休克
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等方式维持患者血压稳定。针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感染性休克状态。
2.解痉挛药物
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非那根类药物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改善胆汁排出不畅。上述药物能够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所致的胆道压力增高,促进胆汁排泄,从而减轻症状并预防进一步发展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采用超声或CT引导下将一根细针插入至病变部位进行引流,通常在影像学监控下完成。此措施旨在移除胆管内积聚的坏死组织和胆汁,降低胆管压力,防止细菌进一步繁殖和毒素吸收。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在患者的腹部打几个小孔后插入微型器械进行手术操作;一般情况下会在全麻下进行。该手术可以直接去除导致胆管堵塞的胆囊,恢复胆汁流动,有助于控制感染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5.胆管切开取石术
在X线监视下找到结石位置后使用专用工具将其取出;可能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此举可迅速解除胆管梗阻,使胆汁恢复正常流通状态,并且减少了因长期胆汁淤积而引起黏膜损伤的风险。
在处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心率和血压。必要时需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如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或胆管切开取石术,以挽救生命。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及营养支持,避免高脂饮食,遵循医嘱服用抗生素,定期复查。
2024-02-25 10:0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肝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形式。手术治疗:手术的基本方法为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并发胆囊积脓及结石者,可同时取出胆石并作胆囊造口引流术,待病情改善后,再作第二次手术。手术时宜先探查胆总管,取出胆管内的结石,放置T形引流管。若肝管开口处梗阻,则必须将其扩大或将狭窄处切开。尽量取出狭窄上方的结石,然后将引流管的一臂放至狭窄处上方肝管内,才能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2015-05-29 21: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肝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形式。
头孢妥仑匹酯片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卡他布兰汉氏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摩根氏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属中,对本剂敏感菌引起的下述感染症。 毛囊炎、疖、疖肿症、痈、传染性脓疱疮、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结)炎、化脓性甲沟炎、瘭疽、皮下脓肿、汗腺炎、感染性粉瘤、慢性脓皮病。 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及手术创面等的浅在性继发性感染。 咽喉炎(咽喉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 肾盂肾炎、膀胱炎。 胆囊炎、胆管炎。 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 中耳炎、副鼻窦炎。 眼睑炎、麦粒肿、眼睑脓肿、泪囊炎、睑板腺炎。 牙周炎、牙冠周炎、颌炎。
消炎利胆片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参附注射液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