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失眠> 入睡困难> 入睡障碍性失眠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入睡障碍性失眠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松弛疗法、冥想、针灸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运动疗法
建议患者每天规律地进行适度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通常可安排在下午或傍晚。因为白天通过运动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热量,使身体感到疲乏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2.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深度呼吸练习,每日进行数次。此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控制紧张感,减少因压力导致的焦虑状态,改善入眠困难。
3.冥想
冥想通常在安静环境中进行,采用正念觉察法引导个体专注当下感受。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冥想能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缓解情绪不稳定性,并且对改善睡眠有益处。
4.针灸
针灸是将特制的针具按照一定穴位刺入人体内,一般每次治疗30-60分钟。中医认为失眠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针灸可通过调整气血流通来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存在入睡障碍性失眠的问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以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

2024-02-05 18:45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常见临床类型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假性失眠。

2015-05-29 22: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入睡障碍性失眠

入睡障碍性失眠,指入睡困难。属于睡眠障碍的表现。睡眠障碍(somnipathy)系指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睡眠质量下降是人们常见的主诉,成年人群中长期睡眠障碍者可多至15%。

  •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主要的“睡眠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前区,即视交叉上核,该区病变除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外,还可导致体温及进食活动的改变。 (二)发病机制 医学上对睡眠的探讨,始于寻找“睡眠中枢”,位于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的病变能够产生持久的昏睡,但非生理性睡眠,亦不能解释醒-睡周期。当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相当广泛,至少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 牵涉的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腺苷、γ-氨基丁酸、5-羟色胺,以及神经肽类如S因子、δ睡眠导致肽(DSIP)等。 例如,视交叉上核及其相关联的视网膜-下丘脑束,具有自身节律性活动功能,在动物中为醒-睡周期的起步点,在人类可能为复杂的起步机构的一部分。又如缝际核含有5-羟色胺能神经元,破坏脑桥的缝际核可以抑制REM的发生,同时破坏中脑的缝际核则SWS消失;蓝斑和蓝斑下区含有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在觉醒和REM中放电频率增加,而SWS中则减少。破坏蓝斑和蓝斑下区也可使REM消失。神经肽中S因子和DSIP已可浓缩成药剂,注射后能产生SWS。

  • 可能疾病: 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拖延症 职业倦怠症 职业妇女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