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输卵管粘连怎么办
补充说明:输卵管粘连怎么办
a******W 2015-05-29 23:38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输卵管粘连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输卵管通液术、中药调理或输卵管造影术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全身麻醉下通过小切口插入镜头和器械进入盆腔,直视下清除粘连组织并修复受损结构。此方法可直接解除输卵管粘连,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善不孕等问题。该手术适合诊断明确且存在明显粘连的患者。
2.输卵管通液术
输卵管通液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将液体注入子宫颈管内,通过压力差评估输卵管通畅度。该措施旨在评估输卵管是否阻塞及程度,并可能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阻塞情况。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包括草药、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疗程因人而异。中医药物如丹参、益母草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配合穴位刺激可调节内分泌状态。对于部分因气血不畅导致的轻微粘连有效。
4.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造影术是在X光监视下将造影剂注入子宫颈管内,观察其流动路径及影像变化。该检查能显示输卵管是否通畅及其形态学改变,对发现微小病变有帮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需排除过敏史及其他禁忌证。
术后应遵循医嘱采取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增加感染风险。
2024-03-15 10:29
举报左彬义 医师 郑州天伦不孕不育医院
擅长:近30年来不断研究和创新,对输精管造影、输精管吻合、前列腺切除、精索静脉高位结扎、阴茎阴囊转位矫正等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诊疗男性少精、精液不液化、性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男性不育疗效显着。
提问
输卵管粘连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输卵管粘连可能是由于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细菌上行感染所引起的。如果输卵管粘连的情况比较轻微,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位,勤换洗内裤。
2、药物治疗
如果输卵管粘连的情况比较严重,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能够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病情。
3、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输卵管粘连分离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物理治疗
如果输卵管粘连的情况比较轻微,可以通过短波、超短波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退,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5、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改善,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以免引起输卵管粘连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5-06-01 16:20
举报孙慧清 主任医师 山东红十字会医院
擅长:山东省内最早从事不孕不育研究的医学专家之一,具有三十多年的不孕不育治疗经验,对各种不孕不育致病原因的探索及其治疗方法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女性不孕不育诊疗领域成绩卓著,擅长内分泌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各种原因造成的习惯性流产、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等不孕症,同时也非常擅长对男性不孕症的治疗。在国内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几篇,多次获得“关于不孕不育研究课题”成果奖。
提问
输卵管的解剖形态分四部分,伞端具有拾取卵子的功能,如伞端有堵塞则有可能会引起不能正常拾取卵子而导致不孕症,治疗一般药物 疗效不佳,需要采取 微创手术分解粘连,建议月经干净2-7天不同房的情况下到正规专科医院科学治疗.
2015-05-30 14:30
举报输卵管粘连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输卵管通液术、中药调理或输卵管造影术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全身麻醉下通过小切口插入镜头和器械进入盆腔,直视下清除粘连组织并修复受损结构。此方法可直接解除输卵管粘连,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善不孕等问题。该手术适合诊断明确且存在明显粘连的患者。
2.输卵管通液术
输卵管通液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将液体注入子宫颈管内,通过压力差评估输卵管通畅度。该措施旨在评估输卵管是否阻塞及程度,并可能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阻塞情况。
3.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包括草药、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疗程因人而异。中医药物如丹参、益母草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配合穴位刺激可调节内分泌状态。对于部分因气血不畅导致的轻微粘连有效。
4.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造影术是在X光监视下将造影剂注入子宫颈管内,观察其流动路径及影像变化。该检查能显示输卵管是否通畅及其形态学改变,对发现微小病变有帮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需排除过敏史及其他禁忌证。
术后应遵循医嘱采取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增加感染风险。
2015-05-29 23:3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多发人群:成年人
典型症状: 肚子疼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