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清病怎么办
补充说明:血清病怎么办
a******W 2015-05-30 03:3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清病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通过口服给药,可减轻瘙痒等症状。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由组胺释放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予,具体剂量和疗程需医嘱调整。例如、等。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控制血清病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需要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从而减少自身抗体产生,适用于治疗血清病。
4.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通常为每公斤体重0.4mL,在数日内分次给予。此产品含有多种抗体,可中和致敏的红细胞和其他异体蛋白,有助于稳定溶血状态并预防进一步的免疫反应。
5.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中的血浆分离出来,然后替换为正常的血浆成分。该方法可以直接去除致敏的红细胞和其他异体蛋白,快速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防止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在治疗血清病期间,应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保持充足休息,以支持机体免疫系统的恢复。
2024-01-20 17:1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血清病是一种由于体内接受异体血清蛋白及其产物或药物等非蛋白类物质后所致的免疫复合物反应性疾病,并且疾病的程度与所接受的病原物质有直接关系。本病多见于儿童,有遗传过敏体质的多发。
本病多在一次应用大量异种血清或球蛋白等抗原物质后1~3 周内发生。少数曾有过同样血清接种病史者,可在接种后1~3 天内发生。本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一般由注射局部开始,逐渐向全身其他部位发展的荨麻疹样风团、紫癜样皮疹或麻疹样皮疹,体温渐升高至38~39℃。继之可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软,有压痛。大部分患者有关节痛,但发生关节炎的机会极少。部分患者还可有面、眼睑及手足末端水肿,尤其儿童患者多见,但极少有喉头水肿表现。个别患者在发热的同时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
2015-05-30 03:3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清病(serumsickness)是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并的发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其表现主要有皮疹、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目前免疫血清的临床应用已减少,仅限于防治白喉、破伤风、某些毒蛇咬伤后,以及阻止移植物排斥等的免疫抑制治疗。相反的,由于药物致敏已成为当今最常见的血清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