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调理
补充说明:窦性心动过缓如何调理
2015-05-31 19:0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窦性心动过缓可通过使用西药、使用中药、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方法进行调理。
1.使用西药
针对窦性心动过缓,医生可能会开具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提高心率和改善心脏传导。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并监测药物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2.使用中药
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炙甘草、党参、黄芪等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这些中药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供血,从而缓解心动过缓的症状。
3.植入心脏起搏器
严重或持续的心动过缓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替代自律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传导问题。建议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植入,并定期进行随访和维护。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减少症状发作的风险。
2023-07-23 01:57
举报因为你这个心跳过缓只有35只左右,这个是比较严重的,容易导致出现有窦性停搏,可能会导致出现有摔死可能性,而且容易导致胸闷,心慌,心悸心脏不适等。这个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劳累,同时也要避免熬夜。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里通过装心脏起搏器治疗。
2019-03-27 16:47
举报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有窦房结功能的问题,也有平时体质的问题,有的人喜欢体育锻炼,心跳就变慢。最慢心率35多次,不管是在晚上睡眠的时候出现,一般没有什么问题。是因为心脏副交感神经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如果你的最大心率能超过90次以上,肯定你的窦房结没有问题了。如果要把心率稍微增快一点,可以适当服用参松养心胶囊。
2018-09-27 17:2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窦性心动过缓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心率监测、营养支持、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保持心态平和。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稳定;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脏功能,增强体质;戒烟限酒可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2.心率监测
通过佩戴心率监测设备实时跟踪心率变化,评估窦性心动过缓的程度和影响因素。心率监测能够提供个体化的心率数据,帮助识别可能引起心动过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3.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涉及均衡饮食,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和维生素,如钾、镁等。电解质平衡对于维持正常心跳至关重要,适当增加这些元素摄入可以帮助改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
4.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处方,通常包含人参、黄芪、附子等药材,每日服用一定剂量。传统认为上述草药具有补气固表、温阳祛寒的功效,能辅助提升心率。但须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由专业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电刺激或刺络放血。此方法旨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可能对部分病例有效。施行前应排除出血倾向及局部感染等问题。
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阿托品或其他心脏兴奋剂来提高心率。
2024-01-21 23:36
举报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或可考虑安装起搏器。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2.一般治疗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
(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
(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5)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2015-05-31 19:06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