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通常情况下,皂角刺炒吃、熬汤、入丸、煎服、外用等用法。

1、炒

皂角刺是一味中药,是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其性温,味辛,归肝、胃经。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主治痈疽疮毒,瘰疬痰核,顽癣疮痒等。皂角刺炒用或者生用,都能够增强其消肿托毒的作用,所以可以用来治疗疮痈肿毒。

2、熬汤

皂角刺可以与黄芪、党参、当归、地黄等中药配伍熬汤,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3、入丸

还可以将皂角刺入丸散,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疮疡肿毒等。

4、煎服

皂角刺还可以用来煮水喝,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5、外用

可以将皂角刺捣碎,用酒或醋调敷患处,可以治疗疮疡肿毒、乳痈、痔疮肿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皂角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腹泻、呕吐、头晕、呼吸困难等。

2015-06-03 10:27

举报

医生回答(4)

闵样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皂角刺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2015-06-03 10:27

举报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
  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
  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
  未成可消,已成即溃。
  (《医鉴初集》) ②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
  (《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
  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
  (《仁斋直指方》) ④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菜子三、五个,前药送下。
  (《儒门事亲》) ⑤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臭樗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
  (《圣惠方》皂荚刺丸) ⑥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
  不饮酒者,水煎亦可。

2015-06-03 10:27

举报

李文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搜风,拔毒,消肿,排脓。
  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
  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2015-06-03 10:27

举报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
  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
  质坚硬,难折断。
  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
  无臭,味淡。
  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
  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亦产。

2015-06-03 10: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疮毒

诸疮毒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蝎》:“诸疮毒肿。全蝎七枚,卮子七个,麻油煎黑,去滓,入黄蜡,化成膏,傅之。” 贾祖璋 《蝎子》:“蝎子很早就供药用,主治惊风抽搐、带下、疮毒等症。”孙氏疮毒中药膏是祖传百年,专治疮毒的秘方药物,主要的功能是提脓生肌,去腐消炎,敛疮消肿,对于各种疑难疮毒,包括带状疱疹,瘘疮,须疮,坐板疮,镰疮等疮痈疖肿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 症状起因:其病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郁结蕴滞所致。以发于小腿足踝等为多见。

  • 可能疾病: 风湿热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