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伤寒> 麻黄附子细辛汤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症状可以考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葛根芩连汤|升阳散|龙胆泻肝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组成,通过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其中,麻黄能扩张支气管,促进排痰;附子可增强机体抗寒能力;细辛则有镇痛作用。
2.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由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黄芩、柴胡等药物组成,一般水煎服。本方具有疏肝和胃、解表散热的作用,主治邪入少阳证,能够缓解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等症状。
3.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药组成,通常用水煎煮后口服。该方剂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主治表里俱实证,对于发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心下痞硬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方中葛根升提阳气,使表邪得以外出;黄芩、黄连清泄里热,燥湿止泻;炙甘草调和诸药,扶正祛邪。
患者在使用上述方剂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用药方案。此外,针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所涉及的症状,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23-12-29 05:02

举报

医生回答(4)

孔立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症状可以考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小柴胡汤|葛根芩连汤|升阳散|龙胆泻肝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组成,通过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其中,麻黄能扩张支气管,促进排痰;附子可增强机体抗寒能力;细辛则有镇痛作用。
2.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由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黄芩、柴胡等药物组成,一般水煎服。本方具有疏肝和胃、解表散热的作用,主治邪入少阳证,能够缓解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等症状。
3.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药组成,通常用水煎煮后口服。该方剂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主治表里俱实证,对于发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心下痞硬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方中葛根升提阳气,使表邪得以外出;黄芩、黄连清泄里热,燥湿止泻;炙甘草调和诸药,扶正祛邪。
患者在使用上述方剂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用药方案。此外,针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所涉及的症状,在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15-06-04 13:46

举报

孙和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根据你的描述麻黄5克,附子3克,细辛3克,意思就是上述三味药物用一斗的水先煮麻黄,然后等煮着煮着水少了两升的时候把其他药物放进在煮剩下三升的时候把药渣取出,然后剩下一升分成三次服用,这个水的量不用严格的计算,只要分好比例就行,一共就是把所有的水分成七分,然后开始煮掉两分,最后剩下三分,建议你对症用药,不一定适合你的症状

2015-06-04 13:46

举报

孙晓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上的方子,治疗少阴病表内有寒饮的方子。这个方子有比较严格的适应证,常用语阳虚性的感冒,估计你不应该吃这个方子。常用量是麻黄6克、附子3克、细辛6克。药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建议不要乱服这个方子。

2015-06-04 13:46

举报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麻黄附子细辛三者均为辛温热药,如果患者热证较重,就用甘草换细辛,一可以减轻方子的辛温之性,二可以调和药性。上面的三味药,用一斗的水煎药,先煎麻黄,使药减少二升,去除上面的泡沫,在放附子、细辛,注药剩下三升,去药渣,趁热服用一升,趁热以助药力,一日三次。那是古时的用药方法,现代一般要求先煎附子半小时至口尝时无麻辣感,然后放麻黄,细辛,而且细辛量不宜过大,明代有细辛散剂冲服不过钱之说。你鼻塞,无鼻涕,服药中药要对证,才效著。现代常规剂量为麻黄9g附子9-15g细辛6g,这为安全起见,下水1000ml,先煮附子以减轻毒性;临床上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几天才能好要根据是否对证。建议您必要时到医院就医,祝您早日康复!

2015-06-04 13: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温热 (温病)

温热是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