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足底筋膜炎
补充说明:足底筋膜炎
2015-06-11 17: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疾病,多由于长时间走路或跑步等原因造成,表现为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足底筋膜无菌性炎症,患者可出现脚底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长时间走路或跑步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承受较大的负荷,足底筋膜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出现劳损,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底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休息、按摩等方式缓解,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阿司匹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走路或跑步,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2023-07-22 05:30
举报你好!足底筋膜炎一般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活动量较大等原因造成的,建议能够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不要走路过多,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注意脚部的保暖,避免脚部受凉,给予脚部进行热敷,理疗,烤电,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膏药,比如骨痛贴膏外敷,或者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进行足浴。
2018-03-12 04:50
举报医生回答(2)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你的情况需要积极药物治疗的。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足底筋膜长期过度受到中亚而产生的炎症。常见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多为体重过重、站立太久、走太多的路、慢跑,或是结构上有导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这些活动都会使足底筋膜受伤,反覆踩地的动作也增加了对于足底筋膜的刺激,进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发炎。
指导意见:
现在用热水多泡泡脚,会缓解疼痛。如需行走最好换上一双舒适的鞋子减少对足底的冲击,可以减轻疼痛。确诊后如是足底筋膜炎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来缓解,也可采用中医的外用膏药足根痛安/康膏方法,消炎镇痛,消除炎症。祝您早日康复!
2015-06-11 17:48
举报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足底筋膜炎,是因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暴力的冲击或者长时间的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劳损导致局部筋膜发炎,表现为局部疼痛,走路最重。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指导意见:
休息并以物理治疗来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电疗等。冰敷冰敷
若是久站或运动后引起的足跟疼痛,则可在足跟部冰敷约10分钟~15分钟。如无明显改善,可考虑局部注射类固醇。
筋膜炎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以局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但因病人体质不同及患病期间感受风寒湿之异,各有不同。桂附膏治疗以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温经散寒为主。
[药物组成]威灵仙40g、制川乌、虎杖各30g、乳香?、没药?、地鳖虫、片姜黄、青木香、骨碎补各20g、川蜈蚣大3条。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通脉。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炎,肌筋膜炎,骨质退行性变等。
[用法用量]每次服20ml,每日三次饭后服。服一料为一疗程,一般服二三疗程。
[制备方法]上药打碎装入瓶中,浸粮食白酒1750~2000ml,密封,每日摇荡一次,十日后服用。
2015-06-11 17:4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多发人群:成年人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800元)
复方氯唑沙宗片
本品适用于各种急性、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运动后肌肉酸痛、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以及慢性筋膜炎等。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氯唑沙宗片
本品适用于各种急性、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运动后肌肉酸痛、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以及慢性筋膜炎等。
十味乳香胶囊
祛风燥湿,干"黄水"。用于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湿痹症,"黄水病",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