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防己的作用以及功效
补充说明:防己的作用以及功效
a******W 2015-06-20 11:4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防己具有利水消肿、祛湿止痒、解痉挛、镇痛、抗炎等功效与作用。由于防己的性味苦寒,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医生后再进行使用。
1.利水消肿
防己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通过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来减少水肿。可用于治疗因肾虚引起的下肢浮肿、腰膝酸软等症状。可配伍茯苓、白术等药物以增强利水效果。
2.祛湿止痒
防己能清除体内的湿气和热毒,从而达到祛湿止痒的目的。对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内服或外用,具体用量需遵医嘱。
3.解痉挛
防己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活动,降低其对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起到解痉挛的效果。对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的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用作食物添加剂或直接加入饮料中食用。
4.镇痛
防己所含有的生物碱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适用于治疗头痛、关节痛等疾病状态时出现的剧烈疼痛。可通过口服或外敷的方式进行应用。
5.抗炎
防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可用于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防己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用药期间应避免摄入生冷、油腻的食物,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发挥最佳疗效。
2024-02-27 07:5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防己具有利水消肿、祛湿止痒、解痉挛、镇痛、抗炎等功效与作用。由于防己的性味苦寒,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医生后再进行使用。
1.利水消肿
防己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通过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来减少水肿。可用于治疗因肾虚引起的下肢浮肿、腰膝酸软等症状。可配伍茯苓、白术等药物以增强利水效果。
2.祛湿止痒
防己能清除体内的湿气和热毒,从而达到祛湿止痒的目的。对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内服或外用,具体用量需遵医嘱。
3.解痉挛
防己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活动,降低其对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起到解痉挛的效果。对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的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用作食物添加剂或直接加入饮料中食用。
4.镇痛
防己所含有的生物碱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适用于治疗头痛、关节痛等疾病状态时出现的剧烈疼痛。可通过口服或外敷的方式进行应用。
5.抗炎
防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可用于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防己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用药期间应避免摄入生冷、油腻的食物,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发挥最佳疗效。
2015-06-20 11:53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痉挛是一块肌肉、一组肌肉、一个空心器官(如:胃)发生急遽而不自主的收缩,或是一个开口处的类似急遽收缩。有时会有疼痛感及机能障碍,但往往无害,且会在数分钟之后消失。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急性传染病、过度疲劳、张力障碍等,都会导致肌肉的痉挛现象。 另一方面,痉挛也是一种能量、行为或情绪的突然爆发。 绞痛是痉挛的一种形式,是由特定器官(如胆管)的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形成的。绞痛有一大特征,就是感觉不得不走来走去,而疼痛会导致反胃,更严重的可能会呕吐。连续或持续的痉挛则被称为痉挛症。 破伤风导致患者肌肉痉挛 。 在一些非常严重的病例中,痉挛所导致的肌肉收缩比病人平时所能产生的收缩更剧烈,并导致肌腱和韧带撕裂。 有些人认为歇斯底里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大脑痉挛。
症状起因:一、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二、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三、出汗过多。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也容易发生痉挛。四、疲劳过度。当长途旅行、山、登高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因为每一次登高.都是一只脚支持全身重量,这条腿的肌肉提起脚所需的力量将是人体重的六倍,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五、缺钙。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六、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中枢对周围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肌张力增高,甚至肌痉挛。
常见检查: 脑电图
就诊科室:保健科、内科、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