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脱肛> 黄芪的功效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养血生血等功效。由于黄芪的药理作用较为复杂,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正确使用。
1.补气升阳
黄芪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补气升阳的效果。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可将黄芪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汤剂或丸散服用。
2.益卫固表
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故而有良好的益卫固表效果。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病症。可将黄芪煎煮后口服或加入其他药材制作成药膳食用。
3.托毒生肌
黄芪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托毒生肌。常用于治疗疮疡久溃不敛、痈疽难腐等情况。可将黄芪研磨成粉撒于患处或者煎汤外敷。
4.利水消肿
黄芪有利尿作用,通过增加尿液排泄量来降低体内液体积聚,从而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可用于缓解水肿、腹水等问题。可用黄芪配合茯苓、白术等药物进行调理。
5.养血生血
黄芪具有一定的补气血作用,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对于缺铁性贫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患者有益。可将黄芪与其他滋补食材如红枣、当归一起炖煮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是一种中药材,但其性质偏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上火,因此阴虚阳亢者慎用。此外,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024-01-18 14:47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黄芪的功效,黄芪(huáng qí),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2015-06-22 16: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休克

休克(shock)是指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休克的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量不足,组织和细胞的血液灌注虽经代偿仍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瘀滞、脏器功能障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休克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从代偿性低血压(组织灌注减少)发展到微循环衰竭,最后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死亡。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