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母乳性黄疸
补充说明:母乳性黄疸
a******W 2015-06-22 16:5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通常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轻度至中度高胆红素血症。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含有的一种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关,该酶可以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使胆红素易于被肠道重吸收,进而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上升。
若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伴有嗜睡、喂养困难等情况,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此外,还可能伴随有贫血、水肿等症状。
针对母乳性黄疸,应密切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确保充足的奶量摄入,以支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2024-01-16 20:2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表现为新生儿用母乳喂养后4至5天左右就会出现黄疸,这个现象一般是持续大半个月的,黄疸现象有新生儿的皮肤会变黄,巩膜等组织也会受到黄染的,但是新生儿体内其他方面暂时还是比较正常的。
2015-06-22 17:04
举报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建议你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2015-06-22 17: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