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大黄有什么作用
补充说明:大黄有什么作用
a******W 2015-06-22 22: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水消肿等功效作用。本品属寒凉性质,若作为药材使用,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1.泻下攻积
大黄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从而增强消化功能,达到泻下的效果。通过增加肠道运动和减少水分吸收来软化大便并促进排便。
2.清热泻火
大黄能降低体内热量,缓解因内火上升引起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状。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所致的目赤咽红、心烦不寐等病症。
3.凉血解毒
大黄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同时还能对抗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适用于治疗痈疽发背、丹毒、肠痈等疾病。
4.逐瘀通经
大黄能够活血祛瘀,使气血畅通,进而起到止痛的效果。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利水消肿
大黄有利尿作用,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可用于治疗水肿、腹水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药性寒凉,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脾胃虚寒。另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
2024-03-05 03:2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大黄的作用主要是泻下作用,服药后6—8小时发挥作用。致泻的主要成分是蒽甙。大黄经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的酶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刺激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进而致泻。研究证明,大黄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能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此外,其泻下作用还可能还有肠壁神经丛的参与。因在结肠内注入大黄酚所引起的泻下作用可预先注射40利多卡因所抑制。
2015-06-22 22:2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约占大肠恶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开展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