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洗牙> 血小板减少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血小板减少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脾脏切除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巨核细胞破坏,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2.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患者需按处方规定的时间及剂量服用。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减轻对血小板的破坏,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手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或腹腔镜下方式,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移除肿大的脾脏后可减少无效造血并改善血小板功能,但须考虑感染风险及长期管理策略。
4.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达那唑等,需要医生指导使用。上述药物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增加血液凝固能力,缓解出血倾向。
5.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B淋巴细胞表面CD2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静脉注射给予。该药可清除表达CD20分子的恶性B细胞,间接恢复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稳定。

2024-03-15 00:19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严重的可以是白血病、再障等,建议你到血液科查明原因,必要时做骨穿检查。

2015-06-24 00: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