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风湿> 充血性心力衰竭

精选回答(1)

韩志峰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尤其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白塞病、成人斯蒂尔病、干燥综合征等。

提问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或者是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功能下降,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

2、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由于炎症刺激心肌,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如果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力衰竭,还可能会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手术治疗。

4、高血压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高盐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含量升高,引起高血压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力衰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5、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由于心脏瓣膜损伤,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16 23:05

举报

医生回答(2)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考虑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钠离子排泄来减少液体潴留,常用药物包括、氢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利尿剂能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水肿。适用于存在液体潴留的患者。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需按处方规定剂量服用。此类药物可降低血压及改善心肌重构,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适合用于控制高血压并预防左心室肥厚。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内源性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而发挥效应,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定时定量服用。β受体拮抗剂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舒张期储备能力。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通过对抗醛固酮的作用来减少体内钠离子的重吸收,常用药物有螺内酯、依普利酮等。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师指示使用。该类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进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包括起搏器和信号传输系统。手术由专业的心脏电生理学家执行,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该技术利用电信号调整左右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活动时间差,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对于存在严重心力衰竭且经过优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适用。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体重和液体摄入量,以评估利尿剂的效果和副作用。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

2024-03-12 00:13

举报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其特点是左室肥厚或扩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常、循环功能异常,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可以有显著变化,也可能与心功能状况不相符。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会不断加重。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有效治疗病因可改善心衰预后。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致年轻者心衰多见。冠心病是收缩性心衰最常见病因,积极血运重建可以防止心衰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或射血分数正常)心衰常见病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较快,诱发急性心衰。
充血性心力衰竭1.呼吸困难和乏力
多数心力衰竭病人因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症状而就医。休息状况下,严重者也有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憋醒。
充血性心力衰竭2.下肢水肿
患者可能出现体液潴留症状,如腿部或腹部水肿等,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就医。这些病人的运动耐量降低是逐渐发生的。
3.无症状或其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所致的症状
在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肺部或躯体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其他疾病时,才发现这些病人有心脏扩大或功能不全表现。
充血性心力衰竭4.心衰加重的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是:在原来心功能正常时,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或运动耐力降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续发展则出现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查体可见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啰音,还可有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左心功能障碍。
5.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2015-06-25 18: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衰)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