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便血> 板栗壳的作用以及功效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板栗壳具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止泻、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与作用。由于板栗壳的药理作用较为明确,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1.补肾健脾
板栗壳入药后具有一定的补肾效果,主要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油等,这些成分能够滋养肾脏。适量食用板栗壳可以起到补肾益气的作用,对于肾虚所致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活血化瘀
板栗壳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通过上述方式可辅助治疗跌打损伤、淤青肿痛等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将板栗壳外敷于患处,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3.止泻
板栗壳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收敛作用,能减少肠道蠕动和水分丢失,从而发挥止泻的效果。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症状,适当摄入板栗壳可帮助缓解症状。建议饭前服用,以增强药物吸收效果。
4.缓解肌肉疲劳
板栗壳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为机体提供能量,有助于减轻因长时间活动导致的肌肉疲劳。运动前后适当进食板栗壳可以帮助恢复体力,但不宜过量摄入,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5.改善血液循环
板栗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长期适量食用板栗壳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每次不超过50克。
板栗壳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避免空腹食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适。此外,存放板栗壳时应置于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2024-03-07 06:41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板栗壳属壳斗科栗属坚果类植物。板栗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分布多达26个省(市、自治区),河南省桐柏山、伏牛山系板栗资源丰富,主要包含确山红油栗、信阳板栗等品种。对板栗入药的使用在历代的医药古籍中都有记载,入药部位包括板栗的树根、树皮、叶、花、外果皮、内果皮、总苞等。栗壳为板栗的外果皮,药性甘、涩、平,具有降逆、止血的功效,主治反胃、鼻衄、便血等症。

2015-06-27 17: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鼻出血 (鼻衄)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