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补充说明: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a******W 2015-06-28 21:5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通常情况下,丙硫氧嘧啶片一般在饭后吃,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还可以使药物更好地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丙硫氧嘧啶片是一种西药制剂,药品类型为抗甲状腺药。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缓解患者出现的心悸、多汗、体重减少等症状。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建议在饭后服用,因为饭前服用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而在饭后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有利于药物更好地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避免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冰淇淋、肥肉、辣椒、胡椒以及芥末等,同时还应避免喝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影响身体恢复。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15-06-28 21:58
举报你好,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这个问题是要看你自己的情况的,其实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都可以的,希望你不要担心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比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治疗起来比较麻烦,现在有一种药物叫丙硫氧嘧啶片,它能作用于这个疾病,一般来说,丙硫氧嘧啶片适合于饭后服用,饭后胃液酸度减少,适合药物的吸收。丙硫氧嘧啶片的正确用法用量是: 1、用于治疗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开始剂量一般为每天300mg(6片),视病情轻重介于150—400mg,(3—8片),分次口服,一日最大量600mg(12片)。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维持量每天50—150mg(1—3片),视病情调整; 2、小儿开始剂量每日按体重4mg/kg,分次口服,维持量酌减。或遵医嘱。
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要注意的是,不正确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的话容易有不良反应。较多见的(发生率约3~5%)为皮疹或皮肤瘙痒,此时需根据情况停药或减量,并加用抗过敏药物,待过敏反应消失后再重新由小剂量开始,必要时换一种制剂。严重副作用为血液系统异常,轻度白细胞减少较多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较少见,后者可无先兆症状即发生,有时可出现发热、咽痛。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能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尤其首二月应定期检查血象。
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主要就是我说的这些的,希望我说的丙硫氧嘧啶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的,祝早日康复。
2015-06-28 21:5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包括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登革热斑疹伤寒、恙虫病、伤寒、副伤寒、丹毒、野兔热、马鼻疽等多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疹多伴有不同形式的发热。由于病种的不同,此类疾病又各有特色。如猩红热的皮疹常于发病第1~2天,先出现于胸上部与颈底部,继而迅速蔓延全身,面部发红而唇周苍白,有脱屑现象,发病以急性发热、咽喉炎开 始,可伴有白细 胞增多及典型的杨莓样舌;麻疹的皮疹常发于病后的第3-4天,发疹开始于面 部、耳后、发际、以后遍布全身,呈斑疹或斑丘疹,后期有脱屑及色素沉着、伴有白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口腔内的麻疹粘膜症状;风疹发疹于病后第 1~2天,皮疹迅速出现迅速消退,呈散在性小斑丘疹,由面部向下蔓延,无脱屑及色素沉着,一般病程短而症状轻;水痘的皮疹常于发病数小时或1~2天内分批 陆续出现,初为红斑,次为斑疹,再次为丘疹,继后则转为水疤。此外,斑疹伤寒、伤寒、恙虫病、副伤寒、野兔热也为发疹伴有发热的传染性疾病,但发病率较 低,其典型的发热类型及病史可协助诊断。 二、结缔组织疾病 主要见于急性播散性红斑狼疮。其典型的皮肤损害为鼻梁或双 颊出现蝶形红斑,其他皮肤损害如可出现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丘疹、紫癜、荨麻疹等,同时伴有发热、皮疹脾肿大、关节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沉加快、 血清蛋白降低、抗核抗体试验呈阳性,狼疮细胞的发现对确诊此病有决定性意义。 三、变态反应与过敏 如风湿热病人中 1/3可出现各种皮疹。最常见的为环形红斑与皮下结节,此病多伴发热、汗多、关节痛及血沉加快等反应。药物热通常伴有药疹,但多呈对称性分布且呈多形性, 往往伴有痉痒感、烧灼感。常见的发疹类型为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其发病前有服用抗菌素、水杨酸制剂、鲁米那等史。荨麻疹也由 过敏所致,可由寒冷刺激及其他过敏原所致,其特征与暂时性水肿性皮肤隆起,顶面齐平,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 失。 四、血液病 急性发疹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往往伴有发热,可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及恶性网状细胞病。骨髓象检查可帮助诊断。
可能疾病: 荨麻疹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皮肤病、传染科、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