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疲劳迟钝、自我价值感下降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并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情绪低落
抑郁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导致情感调节功能障碍。这种情感状态通常伴随着持续的悲伤、绝望或空虚感,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2.兴趣减退或丧失
当个体经历抑郁时,大脑内的多巴胺等快乐神经递质分泌减少,导致愉悦感降低。这使得患者对曾经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典型表现为对以前喜欢的事情不再有欲望参与,甚至对其感到厌烦。
3.疲劳迟钝
由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降低,会导致能量消耗过快,从而引发疲劳的感觉。患者常感到精疲力竭,即使休息后也无法恢复精力。
4.自我价值感下降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出现负性自动思维,会过度关注自身的缺点和失败,而忽视自身优点和成功经验,进而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患者可能会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日常任务,或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或关心。
5.注意力难以集中
抑郁状态下,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信息处理速度变慢,可能导致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患者可能发现自己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常常忘记重要的事情。
针对抑郁的症状,建议进行心理评估如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以确定症状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心理咨询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有舍曲林、氟西汀等。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并增加适度运动,有利于改善症状。

2024-03-02 15:54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临床表现
抑郁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抑郁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2015-07-02 15: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抑郁症 (忧郁症)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抑郁障碍还包括心境恶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思维迟缓、注意和记忆减退、自我否定、胃口变差、活动减少等。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疾病排行榜的第四大疾病,保守估计,全世界共有3.5亿抑郁症患者,有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张国荣、卓别林、“憨豆先生”、崔永元、范晓萱等都患有抑郁症。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