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阴阴道炎中医
补充说明:外阴阴道炎中医
a******W 2015-07-07 15:00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3)
外阴阴道炎中医治疗可以考虑中药熏洗、针灸疗法、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1.中药熏洗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作用的中药材煎煮后进行局部熏洗。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发挥药效,缓解外阴及阴道炎症所致瘙痒、灼痛等症状;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使用毫针刺入人体,运用不同的手法如捻转、提插等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因寒湿凝滞引起的外阴阴道炎。
3.艾灸疗法
将艾条悬置或放置于选定穴位上方,使热量渗透至体内以达到治疗效果。此法可温补下焦阳气,对于虚寒证型的外阴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4.穴位贴敷
选取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将药物制成膏状贴于体表。利用药物透皮吸收作用以及腧穴功能,达到调理脏腑功能、改善免疫状态的目的。可辅助治疗由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外阴阴道炎。
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衣物摩擦患处。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4-01-29 09:02
举报外阴阴道炎在中医上一般被称为外阴炎、阴痒、带下病等,多由湿热下注、脾虚湿盛、肝经湿热、湿热瘀滞、脾肾阳虚等引起。
1、湿热下注
外阴阴道炎主要是由于湿热邪气侵袭人体,蕴结下焦,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下注,损伤任带二脉,引起局部瘙痒、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汤、止带汤等药物进行治疗。
2、脾虚湿盛
脾虚湿盛是由于脾虚导致体内湿气过盛,湿热邪气蕴结于下焦,引起外阴瘙痒、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纳少便溏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肝经湿热
肝经湿热是由于肝经湿热邪气蕴结于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导致湿热下注,损伤任带二脉,引起外阴瘙痒、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便短赤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湿热瘀滞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容易导致湿热邪气侵袭人体,阻滞经络,引起局部瘙痒、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是由于脾肾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气化功能障碍,导致体内湿气过盛,湿热下注,损伤任带二脉,引起外阴瘙痒、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便短赤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避免发生性生活,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5-07-07 17:20
举报建议最好是积极休息,注意局部的卫生,可以配合栓剂,同时用药后及时到医院复查较好的,注意少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根据你的情况情况,可以口服乌鸡白凤丸和黄体酮治疗,不要剧烈运动,平时做点轻微的适量运动即可 `'
2015-07-07 15:07
举报向医生提问
孕酮(progesterone,P)是21C类固醇激素,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在非妊娠妇女,卵巢中的卵泡膜细胞产生P,妊娠期间,P则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层分泌,故血中P水平主要与胎盘重量及血液灌注量相关。孕早期上升较慢,13周后增快,足月时达高峰。在血中,P主要与皮质类固醇结合蛋白(CBG)及白蛋白相结合,血液中绝大部分P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孕酮主要在肝脏降解,被还原成孕二醇,孕二醇再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排出。P对调节月经周期和维持妊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转化,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松弛子宫肌,降低对前列腺素和催产素的反应性;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P还有促乳腺腺泡增生,增加能量代谢,升高基础体温,促进水钠排除的作用。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可调控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排卵前小剂量孕酮协同E3诱发排卵前LH高峰出现,排卵后大剂量P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则呈现负反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