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有关婴儿吐奶
补充说明:有关婴儿吐奶
a******W 2015-07-17 12: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婴儿吐奶。
婴儿吐奶可能与胃肠道发育不全、食管括约肌功能差、贲门松弛等病理机制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胃内容物容易回流到食道,引起吐奶现象。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有效控制食物在胃中的流动,从而出现吐奶的现象。此外,若喂养方式不当或过快吞咽空气,也可能加剧吐奶的症状。
如果婴儿频繁呕吐且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则可能是病理性吐奶,需及时就医以排除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性。
针对婴儿吐奶,家长应注意调整喂养姿势和次数,并避免过度进食以防加重消化负担。同时,应密切观察婴儿的吐奶频率和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3-08 20:4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婴儿吐奶。
婴儿吐奶可能与胃肠道发育不全、食管括约肌功能差、贲门松弛等病理机制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胃内容物容易回流到食道,引起吐奶现象。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无法有效控制食物在胃中的流动,从而出现吐奶的现象。此外,若喂养方式不当或过快吞咽空气,也可能加剧吐奶的症状。
如果婴儿频繁呕吐且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则可能是病理性吐奶,需及时就医以排除感染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性。
针对婴儿吐奶,家长应注意调整喂养姿势和次数,并避免过度进食以防加重消化负担。同时,应密切观察婴儿的吐奶频率和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15-07-17 12:17
举报1.适当减少喂养量、控制喂养及时间间隔。胃内容量过大可诱发胃食道返流的发生。喂养量应掌握在平时喂养量的2/3,。为保证吃进的奶汁有充分的时间由胃内排入肠内,应间隔2.5~3小时喂养一次。
2.避免宝宝的腹压过高。腹压增高会挤压胃部,诱发吐奶。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包得过紧,更换的不要过勤,更换纸尿裤时不要将腿抬得过高。
2015-07-17 12:16
举报导致返流的原因主要是食道与胃衔接处,医学上称之为贲门的地方,环状肌肉的力量薄弱。加上宝宝的胃在体内多处于横位(而成人为斜位),吃进胃中的奶汁在宝宝用力或打嗝的时候容易从胃中返回食道,在通过口腔呕出。
2015-07-17 12:16
举报这种情况常在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出现,出生后两个月左右最为严重。当然,每个宝宝的返流轻重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逐渐好转。一般生后七个月贲门处的环状肌肉功能基本成熟,吐奶情况也会明显好转,甚至消失。
2015-07-17 12:16
举报向医生提问
吐奶在新生儿是正常现象,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奶几次。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这里,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有关导致婴儿吐奶的具体原因、吐奶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护理,以及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孩子吐奶。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小儿金翘颗粒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由于风热袭肺所致乳蛾,证见:恶寒发热,咽部红肿疼痛,吞咽时加剧,咽干灼热,喉核红肿;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