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中风> 高血压引起脸麻木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高血压引起脸麻木可能是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血压调节和神经功能,出现面部麻木。因为血压下降可能会影响大脑供血,所以需要及时处理。介入手术如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堵塞的肾动脉打开,恢复血流。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体内钠离子潴留、水钠潴留,从而使血压升高并引起面部麻木。该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可以减少体内钠离子的重吸收,降低血压并改善症状。
3.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会引起血糖水平波动,导致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引起面部麻木。该病通常伴有高血糖、向心性肥胖等症状。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米托坦可用于治疗皮质醇增多症,其能阻断皮质醇的作用,减轻症状。
4.脑梗死
脑梗死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支配区域的神经功能受损,可表现为一侧脸部麻木。脑梗死需紧急就医以防止进一步损伤。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对病情有益。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会导致局部脑组织暂时性缺血,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包括面部麻木。此病需紧急处理以防进展为中风。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自由基,改善脑部微循环,适用于急性期治疗。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建议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肾功能检测等,以便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2024-02-08 09:00

举报

医生回答(4)

李志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015-07-18 22:26

举报

闵金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治疗方案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降压药物种类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015-07-18 22:26

举报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15-07-18 22:26

举报

李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脸部麻木,有高血压,需要考虑是脑中风前兆状态。这是脑缺血的表现。这种情况,需要暂时抗血栓治疗。不要使血压控制过低。多喝水。你平时生活一定要注意,休息好,不要有心理负担,要注意是否有面神经炎,主要表现是一侧面部肌肉不受控制,没有表情了,如过几天还没有好转,我还是建议你到医院做个检查,这样比较放心,你的状况是面部神经麻痹[面瘫],由于受凉引起;如果病情严重;嘴歪眼斜,面部抽动,吃饭喝水有障碍,眼睛难闭和,见风流泪,面部麻木,无知觉.注意不要针灸治疗,或做手术,会流后遗证.强烈建议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提早预防,祝你早日康复

2015-07-18 22: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血压 (高血压病,风眩)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