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效果

医生回答(4)

王欢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乙酰水杨酸可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预防心血管事件等。本品通常口服给药,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以评估个体适应性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1.解热
乙酰水杨酸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进而减少前列腺素E和PGE2的产生,而前列腺素E和PGE2具有发热作用。通过降低体温来发挥解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
2.镇痛
乙酰水杨酸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合酶,从而阻断了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减少组织局部的前列腺素含量达到止痛的目的。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牙痛等症状。
3.抗炎
由于乙酰水杨酸能够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白三烯的过程,从而减少了白介素-6和其他促炎因子的产生,因此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本品进行治疗。
4.抑制血小板聚集
乙酰水杨酸能增加PGI2的生物利用度并抑制TXA2的合成,PGI2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而TXA2则会促进血小板聚集。通过平衡这两者之间的比例来防止血栓形成。适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5.预防心血管事件
乙酰水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其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乙酰水杨酸可能会引起消化道不适或出血,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另外,对乙酰水杨酸过敏者禁用。

2024-02-20 01:10

举报

彭虎耀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乙酰水杨酸通常指的是乙酰水杨酸异丙酯。乙酰水杨酸异丙酯一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等效果,但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自行使用。

1、解热

乙酰水杨酸异丙酯属于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症状。

2、镇痛

乙酰水杨酸异丙酯具有镇痛的效果,如果患者存在关节疼痛、神经疼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3、抗炎

乙酰水杨酸异丙酯具有抗炎的效果,如果存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4、抗风湿

乙酰水杨酸异丙酯具有抗风湿的效果,如果存在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5、抗血栓

乙酰水杨酸异丙酯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积,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因此,乙酰水杨酸异丙酯一般可以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

另外,建议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2 05:07

举报

张业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问题考虑,阿司匹林肠溶片在临床上是可以用于治疗血小板增高症状,它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也可以缓解心绞痛的。你大姨目前正在口服乙酰水杨酸,它具有一些镇痛的作用的。他也可以用于预防心脑血管血栓症状的。如果长时间口服的话,常见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是出现一些肝脏损伤等相关副作用的,也会导致出现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

2018-11-25 20:26

举报

王西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抗炎药,现在一般长期服用用来预防栓塞的。长期服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胃溃疡等症状。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过去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血小板凝集,对血栓致脑梗塞、心肌梗死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然而,阿司匹林阻止血小板凝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演变成对病人不利的一面,即会导致原来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出血不止,外伤病人止血困难。此外,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可导致溃疡病,甚至出血。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人,即使小剂量用,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者应禁用。②曾患过脑溢血或近期内做过眼科、内脏、颅内手术者禁用。②平时有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哮喘病史者应慎用。④用肠溶片代替普通阿司匹林片。服用以小剂量为宜,每日一次,每次不超过25毫克,且在餐后服用,不可空腹服用。⑤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应定期复查血小板;有消化系统症状时应查大便潜血试验,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15-07-28 12: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溃疡 (慢性溃疡)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即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异常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很多消炎止痛药等)、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