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周期性麻痹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按发作时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和具有遗传性者;继发性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钾改变而致病者,周期性麻痹通常是指前者而言。这种情况建议最好是去医院正规就诊治疗,建议检查血钾看看。

2015-07-30 08:43

举报

医生回答(4)

龙鹏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周期性麻痹是指周期性瘫痪,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钾通道功能障碍所引起。

周期性麻痹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钾通道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是由于钾摄入不足、钾吸收障碍、钾消耗过多等原因所引起。患者会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5-07-30 08:43

举报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周期性麻痹诊断:
1.低钾型:根据突发于睡眠中四肢弛缓性肌无力,而无脑神经损害、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及时作心电图和血清钾检查,结合以往发作史,不难诊断。
2.高钾型:根据临床症状及发作时血清钾升高,心电图高血钾性改变即可诊断。诊断有困难者可行钾负荷试验,一次口服氯化钾4~5g,或每次口服氯化钾2g,每4小时1次,连服3次,严密观察,前者需30~90min。出现肌无力,血钾升高,心电图变化,此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并予适当处理。
3.正钾型:发作前常有嗜盐、烦渴等表现,发作时的血清钾正常。其症状类似低钾型,但无力持续时间大都在10天以上。减少食盐摄入或补钾可诱发。

2015-07-30 08:42

举报

赵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用药原则:
1.氯化钾、乙酰唑胺、安体舒通等适用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氯化钾最常用,若对服用钾剂效果欠佳,可联用乙酰唑胺或安体舒通。此外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B1,改善糖的中间代谢,可能对预防发作有效。 2.高钾型周期性麻痹由于发作时间短,发作程度多不太严重,多数病例不需特殊治疗。对发作严重者可选用葡萄糖、胰岛素、钙剂、碳酸氢钠、乙酰唑胺、氢氯塞嗪、沙丁胺醇等

2015-07-30 08:42

举报

曹天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作时血钾正常。发病年龄在2~11岁之间,男女均可受累。一般易于清晨或剧烈运动后引起发作。散步或轻微运动有时能预防麻痹发生。本病根据发作性无力及血清钾正常可以诊断。建议复查肌酶谱、肌电图、必要时进行肌活检检查。就诊神经内科,周期性麻痹的患者,瘫痪发作间隔期正常,少数发作频繁者可出现持久性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一般说,中年以后,多数病人发作逐步减少而停止。周期性麻痹者应避免暴冷,过度疲劳、饱餐、高糖饮食或酗酒等各种已知诱因。发作频繁的周期性麻痹应重点除外甲状腺机能亢进。持续性难纠正的低钾性麻痹应做详细的病因检查,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或肾上腺皮质瘤等。

2015-07-30 08: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瘫痪,强直性周围性瘫痪)

周期性麻痹(periodicparalysis)也称为周期性瘫痪,是指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肌病。按发作时血清钾含量的变化可分为低钾型、正钾型和高钾型三种。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和具有遗传性者;继发性则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钾改变而致病者。周期性麻痹通常是指前者而言。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