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下垂的原因
补充说明:胃下垂的原因
a******W 2015-07-30 19: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胃下垂的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不当、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精神紧张以及先天禀赋薄弱等。由于胃下垂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饮食不当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内,增加胃部压力,进而引起胃下垂。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可减轻症状。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胃壁肌肉张力减低,胃蠕动功能减弱,从而出现胃下垂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3.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反应,导致胃动力下降,进而影响胃的正常位置。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以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等。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时,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下垂的发生。放松心情,适当转移注意力,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
5.先天禀赋薄弱
先天禀赋不足可能导致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差,易出现胃下垂的现象。可通过中医针灸、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日常生活中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还可配合医生通过钡餐造影、超声波检查等评估胃下垂的程度和具体情况。
2024-01-17 09:3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急性胃扩张常发生于创伤,麻醉和外科手术后数小时至一两天内或饱餐后不久出现,患者感上腹胀满或持续性胀痛,继而出现呕吐,主要为胃内容物,量小,但发作频繁,虽吐而腹胀不减,X线腹部平片可见扩大的胃饱和致密的食物残渣阴影,服少量的钡剂可见扩张的胃型。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运动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胃下垂应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胃癌、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病相鉴别。
2015-07-30 19:28
举报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如下症状:1.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2.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3.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4.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5.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2015-07-30 19:28
举报胃下垂的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不当、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精神紧张以及先天禀赋薄弱等。由于胃下垂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饮食不当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内,增加胃部压力,进而引起胃下垂。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可减轻症状。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胃壁肌肉张力减低,胃蠕动功能减弱,从而出现胃下垂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3.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反应,导致胃动力下降,进而影响胃的正常位置。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以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等。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时,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下垂的发生。放松心情,适当转移注意力,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
5.先天禀赋薄弱
先天禀赋不足可能导致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差,易出现胃下垂的现象。可通过中医针灸、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日常生活中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还可配合医生通过钡餐造影、超声波检查等评估胃下垂的程度和具体情况。
2015-07-30 19:28
举报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2横指,其位置相对固定,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下垂。
2015-07-30 19:2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构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本症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