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子宫内膜移位通常需要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诊断。
子宫内膜移位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的位置出现增生和出血,这可能导致腹部压痛、经期疼痛等典型症状。超声波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及其周围的结构,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内膜移位以及其位置和程度。
如果患者有生育计划或存在不孕不育的问题,则应考虑进行输卵管造影以评估输卵管通畅度。
对于子宫内膜移位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超声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3-09 15:51

举报

医生回答(4)

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如系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可促使子宫肌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异位组织无出血的病例其痛经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月经过后异位内膜逐渐萎缩而痛经消逝此外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查出许多炎症过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症过程伴有活跃的腹膜病变从而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引起疼痛或触痛。

2015-07-31 16:02

举报

曹天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主诉为继发性渐进性严重痛经应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月经过多及性感不快妇科检查时子宫略胀大子宫骶韧带或子宫颈后壁有结节触及时可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内膜样囊肿存在时双合诊可触及一侧或双侧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一般在10cm直径以内与周围有粘连感。子宫内膜异位注意饮食调理,饮食宜以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忌生冷、辛辣、煎炸、肥厚刺激之品。.气滞血瘀者:经前、经期可服益母草汤,或红糖汤以助经血顺利排出,减轻疼痛。

2015-07-31 16:02

举报

李文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子宫内膜移位的症状小肚子憋胀,如果排尿没有什么影响,很有可能是这两个疾病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的继发痛经、伴下腹部和背部进行性疼痛,性交不快或性交痛、不育及月经改变等症状。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要注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最好以谷类,薯类为主食。不要吃寒性的食物。

2015-07-31 16:02

举报

康高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子宫内膜移位的症状:

1、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2、性交痛:当存在于阴道穹窿部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或卵巢粘连在盆底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可产生性交痛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泌尿系统症状。

3、不孕:由于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出现女性不孕的症状,部分女性虽然怀孕,但是会有可能引起流产,所以女性一定要注意,及时治疗。

4、月经不调: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5、痛经: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中最为明显的一种,多为继发性,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症状比较明显,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月经结束而消失。

2015-07-31 16: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子宫内膜异位的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如在因妇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时及对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仔细作病理检查,可发现约20~25%患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