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强迫症> 洁癖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洁癖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心理咨询
通过定期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合理的洁癖观念及行为模式。此方法有助于个体了解洁癖背后的心理原因,并学习更健康的应对策略。心理咨询提供了一个安全、非评判性的环境,让患者能够探索其洁癖问题,并逐渐减少过度清洁的行为。
2.认知行为疗法
由训练有素的认知行为治疗师引导个体识别并挑战与其洁癖相关的错误思维模式;通常在门诊条件下完成一系列会话。CBT旨在改变个体对感染风险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健康且现实的世界观。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的洁癖可能是不必要的,并学会放松对卫生的过度关注。
3.暴露疗法
将患者置于他们害怕但可以接受的程度的不洁环境中,并逐渐增加暴露时间以减少恐惧反应;这可能需要多次会话才能有效。暴露疗法通过反复接触“肮脏”物体或情境来减少对它们的回避行为。对于患有严重洁癖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对不洁事物的恐惧感。
4.系统脱敏治疗
逐步降低对不洁物品或环境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对该类事物的容忍度;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系统脱敏通过渐进式地减少对不洁事物的焦虑反应来缓解洁癖症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评估他们对卫生的期望,并逐渐适应稍微不洁的环境。
5.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个体调整心态;通常在门诊条件下进行一系列会话。支持性心理治疗为患者提供了表达他们洁癖相关困扰的机会,并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得鼓励和建议。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压力,促进整体心理健康。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改善洁癖症状。例如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和每日任务清单,可以使患者感到更有掌控感,从而减少因不确定性和混乱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此外,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关键因素,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逐渐面对并克服洁癖带来的挑战。

2023-12-31 09:02

举报

医生回答(4)

李志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洁癖在医学上称为强迫症,强迫症属于心理性疾病,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平时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特别重要,建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会自我缓解压力,多和身边的朋友们沟通交流,多到户外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太大的思想压力,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可以的去想一些事情,平时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你的病情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建议可以通过中医配合心理治疗,中药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小,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祝早日康复。

2015-07-31 20:18

举报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轻微的洁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发展到患者已意识到自己的洁癖并感觉痛苦,就要积极寻求治疗。目前对洁癖的治疗主要有药物配合行为疗法。 洁癖程度不严重,可以采取自我放松的方式来缓解洁癖带来的困扰。洁癖带来的焦虑、压力、沮丧会使人不正常呼吸,呼吸变得急促、浅、换气过度,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过多排出,导致头晕,而放松呼吸则是舒缓有节奏的,而且感到自然、不费力,能平缓病人的心理冲突。病人可以通过想象练习方式获得正确的呼吸方法,平躺,把自己想象成一片羽毛,腹部随着呼吸上下起伏。想象几分钟,直到呼吸变得缓慢和平稳,内心的焦虑也会大为减轻。

2015-07-31 20:18

举报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洁癖所带来的危害超过益处。细菌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日常接触到的众多细菌对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不加选择地灭菌,就可能给那些抵抗力、适应性、侵袭力强的有害病菌开绿灯,破坏人体内及自然环境的微生物平衡,以致有害的超级细菌大量生存和繁殖。在心理咨询门诊,就有许多有洁癖的人同时还易患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 认知领悟疗法:一般而言,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强迫症状尤其是强迫动作,一方面感到麻烦,希望医生能解除其理性上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内心又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2015-07-31 20:18

举报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般而言,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强迫症状尤其是强迫动作,一方面感到麻烦,希望医生能解除其理性上认为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内心又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上述洁癖患者即便如此,也好像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能根据实际情况,照成年人的逻辑来分析、判断其病态表现,认为反复洗手、洗衣,费时费力,希望摆脱。另一个则认为,有传染上癌症的可能,有必要多洗几次,这种态度与其实际年龄及所受的教育很不相称。前者代表理性的成年人,后者不讲逻辑,一味盲目恐惧,具有幼稚的儿童心理特点。这两个人各抒己见,谁也统率不了谁。但患者对这个病理本质特点并无自知之明,若采用谈话方式的认知领悟心理疗法,启发患者认识外表症状后面的心理矛盾。揭露儿童心理部分的幼稚性,鼓励他用成人的态度来统率其整个行动,放弃儿童的行为模式,领悟到病理本质后是可以治愈的。

2015-07-31 2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洁癖 (洁癖症)

普通来说,洁癖就是太爱干净。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洁癖症。洁癖有轻重之分。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洁癖并不是女孩的专利,一些男孩也会患上这种病,有的男孩甚至表现得更严重。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