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羌虫病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
羌虫病主要由羌虫病毒引起,该病毒经蜱媒叮咬传播给人类。感染后,病毒在体内繁殖,引发免疫系统的应答,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诊断羌虫病时,应注意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史,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认诊断。

2024-01-17 05:08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红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羌虫病的潜伏期4-21d,一般为10-14d。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可在1-2d内达39-40以上,多呈弛张热型,偶有畏寒或寒战,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可有颜面及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病程进入第2周后,病情常加重,神经系统的表现可有神经淡漠、重听、谵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脑膜刺激征;循环系统可有心率快、心音弱、心率紊乱等心肌炎表现;呼吸系统可出现咳嗽、气促、胸痛、两肺啰音等肺炎表现。少数可有广泛的出血现象。第3周后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症状减轻至消失,并逐渐康复。但如未及时得到有效的病原治疗,部分患者病重死亡。我国南北流行的羌虫病东方地株毒力不同南方夏季型羌虫病临床表现重,而北方秋冬型表现较轻。潜伏期为6~18天平均10天。急性起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结膜充血恙螨叮咬处出现一红色丘疹,可见于人体任何部位。丘疹增大、中心坏死即结痂而为焦痂。随着焦痂的成熟,患者突发头痛、发热发冷、周身不适顶部有水疱,几天后干燥,结黑色焦痂无自觉症状。于发热第5天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疹及斑丘疹以躯干部明显一般在数天内完全消退全身淋巴结呈中度肿大,尤以原发病灶引流区淋巴结为著。肝脾亦肿大且有压痛。与其他立克次体病不同,本病在发热呈进行性升高同时,出现相对缓脉,且易并发肺炎。以后几天,这些症状更为加剧,体温也增高更甚由于恙虫病立克次体抗原大量变异。本病常易复发。

2015-08-06 10: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红疹

红疹(exanthema),是指丘形小粒,高出於皮肤表面,呈界限性突起的红色疹子而言。但亦有不高出皮肤表面,以手摸之而无感觉称为红疹者,(疫病篇)说:「大者为斑,小者为疹」这是从形态大小来分别斑与疹。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