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香蕉皮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香蕉皮的功效与作用
a******W 2015-08-08 20: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香蕉皮具有补充营养、促进消化、润肠通便、辅助保护眼睛、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但要注意适量食用。
1、补充营养
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2、促进消化
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便秘的情况,可以适量食用香蕉皮,有利于改善便秘的情况。
3、润肠通便
香蕉皮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便秘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
4、辅助保护眼睛
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眼部神经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视力,所以适量食用香蕉皮可以辅助保护眼睛。
5、提高免疫力
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但要注意适量食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13 09:4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香蕉皮具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缓解皮肤瘙痒、辅助降低血压、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脚癣症状等功效与作用。使用香蕉皮进行治疗时,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1.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香蕉皮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钾、镁等,这些物质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适当食用香蕉皮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2.缓解皮肤瘙痒
香蕉皮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舒缓和修复皮肤的作用。将香蕉皮贴于患处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3.辅助降低血压
研究发现,香蕉皮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轻微的降压效果,可能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来发挥作用。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适量摄入香蕉皮可能对控制血压有所帮助。但不宜过量或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4.改善消化功能
香蕉皮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胃液分泌的作用,进而提高消化效率。对于存在消化不良等问题的人群,适量食用香蕉皮有助于改善相关不适症状。
5.缓解脚癣症状
脚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肤疾病,而香蕉皮中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将香蕉皮外敷于受感染区域,可起到一定抑制真菌繁殖的效果,从而减轻脚癣引发的瘙痒、脱屑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香蕉皮具有上述多种功效,但由于其未经加工且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风险,因此不建议直接生食。如有需要,可在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后进行合理应用。
2024-01-15 14:17
举报你好,香蕉皮的功效与作用希望你不要担心的,香蕉皮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就是以下一些的
1香蕉皮有着比较好的药用的功效,当手上长了瘊子的时候,只需要将香蕉皮敷在瘊子的部位,慢慢的瘊子处的皮肤就会被软化,然后一点点用手指捏掉瘊子,慢慢的就会痊愈了。2香蕉皮对治疗瘙痒症也是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的,只需要将新鲜的香蕉皮反复的擦拭下身上比较痒的部位。只要多擦几天,就会发觉瘙痒变轻了。这是因为,香蕉皮可以抑制各种细菌的增生。3其实,香蕉皮是一种大家一直不大知道的一种中药。将晒干的香蕉皮再加上些火炭毛一起煮好后,加入一定量的红糖,如果出现了口腔溃疡,喝掉这个汤,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2015-08-08 20:27
举报你好,香蕉内含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就是果胶,可帮助消化,调整肠胃机能。香蕉对失眠或情绪紧张者也有疗效,因为香蕉包含的蛋白质中,带有胺基酸,具有安抚神经的效果,因此在睡前吃点香蕉,多少可起一些镇静作用。香蕉容易因碰撞挤压受损发黑,在室温下很容易滋生细菌,最好丢弃。香蕉中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钾元素,每天只要吃上一只香蕉,就足以使体内的钾保持正常水平。多食后可造成体液中的钾、钠比值的改变,特别是空腹时食用,使血液中钾大幅度增加。
2015-08-08 20:27
举报你好,香蕉皮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就是以下一些的
1皮肤上的伤口出血疼痛的症状,可以用香蕉皮涂抹在伤口上,每天坚持涂抹四次或者五次,坚持两天,伤口就会很快愈合。2冬季皮肤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的干裂,如果有裂口可以用香蕉皮在裂口处涂抹,每天坚持五六次,坚持一周干裂的位置就会愈合。3把香蕉皮洗干净了放在锅里,锅里加入适当的水,放在炉子上先用大火熬半个小时左右,再用小火熬十分钟,然后盛出来喝汤,可以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4把香蕉带着皮放在火上烤,然后把香蕉和皮一起吃下,可以治疗痔疮及痔疮出血的症状。吃完香蕉的香蕉皮一定不要乱扔,香蕉皮很滑,容易让人滑倒,严重的会造成骨折
2015-08-08 20:2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