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空孕催乳素
补充说明:空孕催乳素
a******W 2015-08-11 17:0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空孕催乳素导致催乳激素水平降低。
空孕催乳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作用是抑制垂体前叶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催乳素。当空孕催乳素水平增高时,会反馈性地抑制垂体前叶细胞的活动,减少催乳素的分泌,进而导致催乳激素水平降低。催乳激素主要参与乳腺发育、促进乳汁分泌等生理过程,对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也有重要作用。催乳激素水平低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治。
如果患者存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此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负反馈调节减弱,也会引起催乳激素水平升高。
催乳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定期监测以评估其稳定性,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2024-03-11 03:2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空孕催乳素催乳素(Prolactin,简称PRL,又叫促乳素或催乳激素)是一种由垂体前叶腺嗜酸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主要作用为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刺激并维持泌乳,还有刺激卵泡LH受体生成等作用。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含199个氨基酸并有三个二硫键的多肽,分子量为22000。在血中还存在着较大分子的PRL,可能是PRL的前体或几个PRLA分子的聚合体,成人血浆中的PRL浓度<20μg/L。生理学变异
生理性增加见于运动后,性交、妊娠、产后、吮乳、夜间睡眠,应激状态及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
药理性增加见于使用氯丙嗪及其它吩噻嗪类药物、氟哌丁苯、三环抗抑制药、利血平、大剂量的雌激素、某些抗组织胺药物、α-甲基多巴、合成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一般麻醉剂,精氨酸,及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时。
病理学变异
空孕催乳素增加:见于垂体肿瘤乳腺肿瘤,非功能性肿瘤,柯兴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垂体柄肿瘤,下丘脑肿瘤、肉芽肿、脑膜炎,Chiari-Fromel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原发性甲状腺减退合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增加,Nelson氏综合症,肾上腺机能减退,肿瘤的异位生长(如垂体瘤肺转移),胸壁损伤,外科手术,创伤,带状疱疹,闭经和乳溢综合症。
减少:因乳腺癌切除垂体后,PRL浓度下降。但不完全切除垂体时,血清在PRL可增加。L-多巴治疗后减少。
垂体瘤药物治疗检测
在国外可以用药物治疗脑垂体瘤,通过定期检测催乳素的数值观察垂体瘤的治疗情况。
2分泌
空孕催乳素
与GH相似,催乳素的分泌,既受到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PIH)与催乳素释放因子(PRF)及其他激素的调节,又能通过短环路反馈进行自我调节。但与所有其他垂体激素不同的是,下丘脑对它分泌的调节主要是抑制性的,而不是刺激性的。于是对下丘脑控制的破坏总是会引起PRL分泌的增强而不是降低。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小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催乳素;而大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多巴胺则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
吸吮也能增加催乳素的分泌。婴儿的不断吸吮,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从而使泌乳可维持数月至数年。
2015-08-11 17:1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芦笋菠萝蛋白酶胶囊
适用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和男性乳腺发育症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