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手心热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手心热是怎么回事
a******W 2015-08-18 21: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手心热可能是阴虚内热、血虚内热、肝郁化火、痰湿内阻、气血瘀滞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是由于体内阴液亏损,导致阳气相对偏亢而引起的病理现象。阴液具有滋养、宁静的作用,当其亏虚时不能制约阳气,使阳气浮越于外,出现手心发热的症状。此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滋阴清热类药物进行调理,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2.血虚内热
血虚内热多由长期饮食不节、思虑过度等因素引起,导致血液生化不足,阴津亏耗,虚热内扰,从而出现手心发热的情况。针对血虚内热,中医通常采用补血养血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可以使用四物汤、归脾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3.肝郁化火
肝郁化火是指情志不畅,久郁化火,火热内扰所致的一系列症候。肝经循行经过手部,故见手心热。此外还可能伴随胸闷、胁痛等症状。对于肝郁化火,可通过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改善症状,例如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等中成药。
4.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是指体内的水液代谢失调,导致痰浊和湿邪积聚而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痰湿有碍于气血运行,此时气血无法正常输布于全身各处,进而出现手脚心发热的现象。针对痰湿内阻,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二陈汤、半夏厚朴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5.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指气血运行不畅,停滞在某一部位,形成淤血。这种情况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热量积累,从而引起手心热的感觉。若确诊为气血瘀滞,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等方式促进气血流通,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阴虚内热的症状。同时注意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1-11 12:0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5)
手心发热乃是典型的阴虚证,主要是肾阴虚。阴虚会产生五心烦热,阴虚还会生内热,所以有时还会出现盗汗现象。这些症状不是在每个人身上同时出现,有些人出现这种症状多一些,有些人出现那种症状多一些。总之,对于这种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还是很有效的。心、脚心发热是典型的阴虚症状,还有午后颧红(其实不是脸发热)也是肾阴虚的表现,如果处在更年期前后,可能还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爱出汗等等,可以服用一些六味地黄丸或是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
2015-08-18 21:39
举报你好,手足心发热,以疳积脾虚引起的多见,绝大多数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定数量的富有营养的食品,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以促进体质的恢复。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鸣,口干舌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药物六味地黄丸作用不明显的话,建议服用知柏地黄丸调理。
2015-08-18 21:39
举报手足心发热而未有其它症状相伴的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手足心发热的多同时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现.中医将手足心发热分为疳积脾虚和血虚阴亏两种.
1,疳积脾虚,手足心发热
其原因一是饮食不节,即有的饮食无度,食不定时,常吃零食,长期下去可损伤脾胃功能,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水谷精微无能吸收,形成疳积而发热.
二是患其它疾病后,如吐泻,痢疾,寄生虫病等治疗不当,迁延日久,损伤气血,导致营养不良而形成疳积发热.这部分常见为手足心发热,面黄肌瘦,毛发干枯,腹部胀大,食欲不佳,常食异物,夜睡不宁,大便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黄浊如米泔.
2015-08-18 21:39
举报手心发热而未有其它症状相伴的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手心发热的多同时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现。中医将手心发热分为疳积脾虚和血虚阴亏两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定数量的富有营养的食品,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以促进体质的恢复,这些症状不是在每个人身上同时出现,有些人出现这种症状多一些,有些人出现那种症状多一些。总之,对于这种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还是很有效的。
2015-08-18 21:39
举报你好,手心热,证名.两手掌心有发热感觉.一名掌中热.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证之一.详见掌中热条.又为劳倦内伤及五心烦热的症状之一.《内外伤辨惑论》卷上:“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参见掌中热,五心烦热条.手足心发热而未有其它症状相伴的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手足心发热的多同时伴有未引起注意的或被看作是正常的表现.中医将手足心发热分为疳积脾虚和血虚阴亏两种.
2015-08-18 21:39
举报向医生提问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