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胆管癌> 胆管癌诊治新论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胆管癌的诊治新论,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发病原因

胆管癌是一种发生在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肝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原因有关。

2、临床表现

胆管癌在发病早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皮肤瘙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影像学检查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B超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4、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胆管癌的金标准,医生会通过穿刺或者手术的方式,从病变部位提取部分组织,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内镜检查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胆管内的病变情况,对于胆管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有助于明确病因,从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2015-08-18 22:14

举报

医生回答(1)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胆管癌诊治新论肝门部胆管癌是指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黏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尸检资料显示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0.01%~0.20%,肝门部胆管癌占其中的40%~60%,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总体治疗效果不满意.2013年10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深入学术研讨和论证制定并出版了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解决肝门部胆管癌病情评估、治疗决策、手术方式及非手术治疗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规范问题,为我国肝门部胆管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2015-08-18 22: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管癌 (胆管细胞癌)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