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肠息肉
补充说明:胃肠息肉
a******W 2015-08-19 09:5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胃肠息肉是一类发生在胃肠道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可发生在胃部、小肠、结肠、直肠等部位,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饮食、吸烟、酗酒等因素有关。
大部分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还有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如果息肉体积较小,而且是良性的,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息肉体积较大,而且是恶性的,需要及时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还有可能会发生癌变。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如辣椒、肥肉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015-08-19 10:0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结肠息肉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病变,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现代人习惯于“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运动量太少有关。这是结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刺激因素。
2015-08-19 10:02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