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神经性耳聋病因
补充说明:神经性耳聋病因
a******W 2015-08-22 11: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神经性耳聋可能由遗传因素、噪声暴露、感染、药物毒性或代谢紊乱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耳部结构异常或者听觉传导受阻,进而引起听力下降。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可以考虑使用鼓室成形术、镫骨手术等进行治疗。
2.噪声暴露
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影响声音的传递和处理,从而出现耳鸣、耳痛等症状。减少噪声暴露是预防神经性耳聋的关键。可以通过佩戴耳塞或耳机来降低外界噪音对耳朵的影响。
3.感染
病毒或细菌侵入外耳道或中耳会引起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损伤内耳结构,导致听力损失。抗生素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4.药物毒性
某些药物成分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内耳,造成毛细胞损害,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力下降。如果发现药物引起耳聋,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5.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影响内耳功能,出现听力减退的现象。调节血糖水平有助于缓解病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以监测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可遵循专业医师的意见,完善磁共振成像、耳声发射检测等相关检查。
2024-01-22 00:4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人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或分析综合部位的任何结构或功能发生障碍,都可表现为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聋。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经路或各级神经元受损害导致的声音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造成的听力减退,临床上统称之感音神经性耳聋。
临床表现及分类
神经性耳聋病因
1.先天性聋
指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存在的听力障碍。
2.遗传性聋
指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
3.非遗传性耳聋
妊娠早期母亲患风疹、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4.老年性耳聋
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主要特点为由高频向语频缓慢进行的双侧对称性耳聋,可伴高频耳鸣,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不成比例等。
5.传染病源性聋
指由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产生或并发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白喉、腮腺炎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耳聋
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此类疾病造成内耳供血障碍,血液黏滞性升高,内耳脂质代谢紊乱而引发听力改变。其他还有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白血病等等。
7.耳毒性聋
指误服某些药物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制品所致的耳聋。发病率近年有所增多。神经性耳聋病因常见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进入内耳首先损害内耳血管纹,血-迷路屏障遭到破坏,神经性耳聋病因进而内淋巴囊受损,听觉和前庭诸感觉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而使听力下降。耳聋呈双侧对称性,多由高频向中、低频发展。
8.创伤性聋
头部外伤、颞骨骨折、潜水速度过快、爆炸等等可导致内耳损伤,迷路震荡引起听力下降。
9.特发性耳聋
指无明显原因瞬息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聋,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或圆窗膜、前庭膜破裂有关,大都单耳发病,先有耳鸣,部分病人同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和耳周围沉重麻木感等,听力损害大都较严重,少数病人可自愈,大多数病人不能获得完全恢复。
10.自身免疫性聋
为多发于青壮年的双侧同时或先后出现的、非对称性、波动性、进行性的听力下降,多伴有眩晕。
2015-08-22 11:13
举报向医生提问
延寿片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耳鸣重听,四肢酸麻,腰酸无力,夜尿频数,须发早白。
金鳝消渴颗粒
苗医:怡渥曲靳,拉怡任早:科夭罗,卡欧,暗习凶替聋,坳瓦岁岗蛙,仰溪秀切。 中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阴虚燥热所致的消渴,以及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胸腺肽肠溶片
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等)。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顽固性口腔溃疡等)。5肿瘤的辅助治疗。
盒式助听器
供听力障碍者补偿听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