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病时间:不清楚
耳疖治疗有效方法
补充说明:耳疖治疗有效方法
3*******g 2009-08-30 21:58
耳疖 外耳道 疖肿 耳痛 红肿 耳疔 外耳道疖 头痛 发热 恶寒 苔薄黄 压痛 疼痛 头部 银翘散 肝胆湿热 听力减退 口苦 咽干 大便秘结 苔黄腻 脉弦 口苦咽干 龙胆 肝 皂角刺 穿山甲 清热解毒 紫金锭 牛黄解毒丸 鱼石脂软膏 外耳道狭窄 金黄散 肿胀疼痛 高热 出血 积水 睡眠 耳疮 脓耳 湿热内蕴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问题>>
向医生提问
耳疖(erjie)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古代医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别称,如《外科证治全书·卷2》中说:“耳疔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西医学的“外耳道疖”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多发人群:青壮年
典型症状: 耳内疼痛 耳核肿痛 鼓膜发红,耳后红肿 剧痛 耳痛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复方聚维酮碘搽剂
本品用于足癣、体癣、头癣、花斑癣、手癣、甲癣;并发细菌感染也可使用;用于疖、蚊虫叮咬、手足多汗症。
益气聪明丸
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相关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问答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孙红 主治医师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胥琨琳 主任医师
健康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