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丹参泡酒
补充说明:丹参泡酒
a******W 2015-09-28 13:0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5)
丹参泡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疏通经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病症。
1、活血祛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病症。因此,丹参泡酒可以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病症。
2、通经止痛
丹参还具有通经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因此,丹参泡酒可以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病症。
3、清心除烦
丹参还具有清心除烦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心烦不眠、小便不利等病症。因此,丹参泡酒可以用于治疗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心烦不眠、小便不利等病症。
4、凉血消痈
丹参具有凉血消痈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疮痈、红肿热痛等病症。因此,丹参泡酒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疮痈、红肿热痛等病症。
5、疏通经络
丹参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经络不畅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因此,丹参泡酒可以用于治疗经络不畅引起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丹参泡酒,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对丹参过敏的人、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女性不建议饮用丹参泡酒。
2015-09-28 13:03
举报你好!丹参泡酒主治编辑
治妇人崩中去血及产后余病。
用法编辑
初服四合,稍增之。
说明:①《备急千金要方》同上。②《外台秘要》以上五味合捣之,以水渍三宿,去滓煮取汁,以糯米一石酿酒,饮服之,余同上。
2015-09-28 13:03
举报你好!丹参泡酒正文编辑
丹参泡酒(一)——(崩漏)
崩和漏二者可相互转化。引起崩漏的主要原因有气虚、血热、血瘀、冲任不固等。以下介绍五种治疗崩漏的药酒,仅供选用。
(《千金翼方》)
配方编辑
丹参、地黄、忍冬、地榆、艾各五斤。
制法编辑
上五味,先燥熟舂之,以水渍三宿,去滓,煮取汁,以黍米一斛,酿如酒法。
2015-09-28 13:03
举报你好!丹参泡酒【处方】丹参300g,米酒适量。
【制法】
1.将丹参切碎;
2.倒入适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而后滤出药渣压榨出汁,将药汁与药酒合并;
4.再加入适量米酒,过滤后装入瓶中备用。
【功能与主治】养血安神。主治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
【用法与用量】每次1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中药制剂汇编》
2015-09-28 13:03
举报你好!丹参: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活血,通心包络,去滞生新,调经顺脉,安神宁心,治健忘怔仲,惊悸不寐。药理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使心率减慢,对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又因丹参含维生素E,所以也应有抗衰防老作用。
2015-09-28 13: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健忘症的发病原因是多样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龄,最近健忘症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但相对年轻人而言,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更容易患健忘症。人的最佳记忆力出现在二十岁前后,然后脑的机能开始渐渐衰退,二十五岁前后记忆力开始正式下降,年龄越大记忆力越低,因此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的人被健忘症困扰也不是奇怪的事。此外,健忘症的发生还有其外部原因,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使脑细胞产生疲劳,而使健忘症恶化。过度吸烟、饮酒、缺乏维生素等可以引起暂时性记忆力恶化。最近,专家也开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对健忘症的形成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到医院就诊的健忘症患者有很多有抑郁症症状。一旦人陷入抑郁症,就会固执地仅关注抑郁本身而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情漠不关心,于是大脑的活动力低下,而诱发健忘症。 从中医角度来看,健忘症是气不能均匀释放所致。正所谓上气不足。由于到脑部的气不足,脑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记忆力减退。有孕育经历的女性有更多的体验。据统计,健忘症患者中女性占了60%,而家庭主妇80%以上有健忘症经历。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理
黄连上清丸
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门冬氨酸钾镁片
电解质补充药。可用于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率失常(主要是室性心率失常)以及心肌炎后遗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的辅助治疗。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