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
补充说明: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
a******W 2015-09-28 23: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孙广政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皮肤病和疑难病治疗,如荨麻疹,湿疹,白癜风,银屑病,天疱疮,重症药疹,特异性皮炎,脱发,痤疮,各种癣病,细菌性感染等,各种性病,如淋病,非淋性尿道炎,各期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肉芽肿等。
提问
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可能是由于遗传、营养不良、口腔卫生不洁、鹅口疮、口腔扁平苔藓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遗传
口腔毛状白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口腔毛状白斑,可能会增加子女患病的概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
2、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过度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缺乏,从而诱发口腔毛状白斑。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E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口腔卫生不洁
如果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可能会导致口腔内出现大量的细菌,从而诱发口腔炎症,引起口腔毛状白斑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内。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4、鹅口疮
鹅口疮主要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片、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硼散、维生素B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条纹、充血、糜烂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曲安奈德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018-11-14 07:39
举报医生回答(2)
口腔内的毛状白斑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导致的黏膜病变。
毛状白斑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黏膜病变。该病毒感染后会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绒毛状突起,从而在口腔内呈现毛状白斑的症状。这种感染通常通过性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在诊断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病史,并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针对口腔毛状白斑,如果患者存在HIV感染,则需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艾滋病晚期的一种症状表现。此时需要进一步完善HIV抗体检测以确认诊断。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餐具等物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定期体检也是必要的,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问题。
2024-03-17 12:23
举报你好,毛状白斑是发生于舌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的病变,病变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不能擦除.毛状白斑在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是发生率仅次于念珠菌病的常见的口腔表征,也是HIV相关疾病的标志,几乎仅见于HIV感染和艾滋病人人群,有非常显著的特异性.因此,对毛状白斑的出现应予以高度重视.
2015-09-28 23:58
举报向医生提问
毛状白斑是指发生在舌侧缘的一种呈毛状的白色斑块状损害,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又称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口腔舌侧湿疣。常见于同性恋、异性恋、吸毒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者以及HIV感染的性伴侣等人群中。在20至50岁之间高发。毛状白斑是艾滋病特异性相当高的早期临床症状,患者无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烧灼疼痛感。
多发人群:HIV患者,20至50岁之间高发
临床检查: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更昔洛韦胶囊
本品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达克宁乳膏 20mg/g
1.由皮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指(趾)甲感染,如: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头癣、须癣、甲癣;皮肤、指(趾)甲念珠菌病口角炎、外耳炎。由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此类细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2.由酵母菌(如念珠菌等)和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阴道感染和继发感染。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