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且患者体内存在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
过敏性鼻炎是由特定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组胺释放,引起黏膜炎症反应。这种疾病的发生与个体遗传易感性和接触相应过敏原有关。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会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通过释放IgE抗体来对抗这些外来物质。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免疫应答可能会过度激活,导致持续的炎症反应和相应的症状。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因此,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关键是避免已知过敏原,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对于已经患有此病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2024-01-28 07:19

举报

医生回答(4)

闵文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是鼻腔粘膜对吸入空气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但一天内可多次发作;不发作时,则完全正常。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有时与季节密切相关。你这个症状是可以治愈的,耳鼻喉科疾病比较复杂,需要到院检查,而且时常有并发症。

2015-09-30 10:19

举报

万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过敏性的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避免接触变应原
(1)减少室内的尘螨数量;维持居住空间相对湿度至60%以下,但过低(如低于30%~40%)会造成不适;清扫地毯;清洗床上用品、窗帘,螨变应原溶于水,水洗纺织品可清除其中的大部分变应原;使用有滤网的空气净化机、吸尘器等。
(2)相应花粉致敏季节,规避致敏原。
(3)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回避过敏原。
2.药物治疗
应考虑以下因素:疗效、安全性、费用/效果比等。常用鼻内和口服给药,疗效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有差异。停药后无长期持续疗效,因此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需维持治疗。延长治疗时间并不发生快速耐药性。鼻内给药具有许多优点,高浓度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部,避免或减少了全身副作用。但对于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药物需要作用不同靶器官,鼻内给药不是最佳选择,推荐全身药物治疗。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
(1)抗组胺药口服或鼻用第2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适用于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2)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
(3)抗白三烯药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类药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5)鼻内减充血剂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抑制流涕。
(7)中药部分中药对缓解症状有效。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诱导了临床和免疫耐受,具有长期效果,可预防变应性疾病的发展。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
(1)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2)禁忌证①哮喘发作期;②患者正使用β受体阻断剂;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妊娠期妇女;⑤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4.外科治疗
其适应证为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鼻腔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异,伴有功能障碍;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2015-09-30 10:19

举报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
1.喷嚏
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清涕
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鼻塞
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鼻痒
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2015-09-30 10:19

举报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过敏性的鼻炎是和本身的体质,或者是接触了过敏性的物质是有直接的关系。生活上是需要注意保暖。药物首先选择口服开瑞坦来进行治疗。

2015-09-30 10: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过敏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本病发病率在近20年有显著增加趋热,在发达国家尤为如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但现在发现儿童患者也较常见。虽然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激素可加重变态反应。包括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临床的各种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干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态反应性鼻炎、过强反射性鼻炎等。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