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便秘> 便秘> 宝宝便秘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建议轻柔腹部促进排气,必要时可顺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
顺时针按摩肚脐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改善胃肠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气体排出。适当轻柔腹部有利于缓解腹胀不适症状。如果新生儿是母乳喂养,在哺乳过程中也要注意正确的吸吮姿势以及每次喂奶后的拍嗝动作,以减少吞咽空气的机会。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不适表现,如呕吐、腹泻等,并及时处理。
若新生儿长时间未排便且伴有哭闹不安,则需考虑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可能性。此外,还应注意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问题。
在关注新生儿便秘的同时,应确保其日常活动量充足,以促进肠道运动,预防便秘的发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2024-02-14 00:08

举报

医生回答(4)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如果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儿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2015-10-04 10:41

举报

刘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2015-10-04 10:41

举报

董璐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一般有喂养婴儿较少,另外和饮食有关系, 还有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缓解便秘可以采用喝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番茄汁、煮山楂或红枣水。建议服用妈咪爱,富含益生菌,含有两种活菌—枯草杆菌和肠球菌,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等。

2015-10-04 10:41

举报

廖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防治婴幼儿便秘,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训练宝宝定时排便。
一般从3个月左右开始,可以的意识的训练婴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定时产生便意。
2、科学喂养,正确添加辅食。
婴儿在接受新的食品时,容易出现便秘,因此,家长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以婴儿营养米粉为例,对于3-4个月的宝宝来说。刚开始时喂1-2汤匙即可,2周以后再增加至4-5匙。
另外冲调米粉时还要注意米粉和水的比例,避免宝宝大便干燥。此外,4、5个月的宝宝,适当喂哺蔬菜泥及果泥等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较大的宝宝可加服些滑肠的食物,如桔子汁,蜂蜜糖水等另外要多吃些水果,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及粥类食物。
3、对便秘的宝宝注意因果同治。幼儿便秘可每天早晨空腹服用适量蜂蜜,用右手掌心自宝宝右下腹向上绕脐顺时针轻轻按摩十余次,以达到蠕肠通便之作用,对于便秘严重者,则应及早带宝宝看医生,排除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狭窄等疾病情况。

2015-10-04 10: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