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老年盗汗
补充说明:中老年盗汗
a******W 2015-10-08 08:2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老年盗汗可能是由原发性甲亢、糖尿病、结核病、淋巴瘤或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原发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自身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的高代谢状态。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体温升高,从而引起出汗增多。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用于控制甲亢,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偏高,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出现多汗的症状。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3.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活动期时,机体免疫系统对病菌进行对抗,此时可能会出现发热、盗汗等症状。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可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缓解不适症状。
4.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当病变侵犯至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身体不适,包括盗汗。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环磷酰胺注射液、盐酸苯达莫司汀注射液等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内单克隆IgM增生,常伴有周围血液中单克隆IgM增高。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盗汗。若确诊为巨球蛋白血症,则需要进行化疗,通常采用硼替佐米、伊沙佐米等药物以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长。
针对中老年人群的盗汗症状,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减轻盗汗症状。
2024-02-22 08:1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2015-10-08 08:27
举报向医生提问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症状起因: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老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