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丹毒的中西医治疗
补充说明:丹毒的中西医治疗
a******W 2015-10-08 15: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丹毒的中西医治疗可以考虑中药外敷、抗生素治疗、清热解毒类方剂、免疫调节药物、皮肤护理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消炎、止痛功效的中药材如黄连、黄柏等,配制成药膏或贴剂局部外敷。这些药材通过透皮吸收进入患处发挥其作用,能够缓解丹毒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2.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可有效抑制或杀灭引起丹毒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控制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症状。
3.清热解毒类方剂
丹毒多因湿热之邪侵袭肌肤所致,此时可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中药方剂内服。上述方剂能清除体内湿热毒素,有助于改善丹毒所伴随的皮肤红斑、水肿等症状。
4.免疫调节药物
针对反复发作或慢性丹毒,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这类药物可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减少丹毒复发频率,同时辅助促进伤口愈合。
5.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穿着宽松透气衣物以减少摩擦。良好的皮肤护理有助于防止细菌滋生,促进微循环,有利于丹毒的康复。
丹毒是一种需要及时就医的皮肤感染性疾病,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此外,患者平时应避免搔抓患处,以防继发感染。
2024-03-17 06: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你好!取穴方三
大椎、厥阴俞。上部配曲池、肩外俞;下部配委中、血海。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以毫针用泻法针刺,然后拔罐5-1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丹毒。
效果:临床多年,效果甚佳。一般1-2疗程即效或痊愈。
附记:笔者师传经验。
取穴方四
大椎、委中。上部配曲池、合谷;下部配阴陵泉、血海。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丹毒。
效果:屡用皆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2015-10-08 15:32
举报你好!偏方治疗 编辑
【病因】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肝脾湿热下注,化火生毒,客于肌肤所致。若兼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发于头面、上肢者,多为热毒,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
【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疼痛,色如丹涂脂染,边界分明,多发于颜面、小腿、前臂等处,且多伴有寒战、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疗法】
取穴方一 阿是穴(患部)、大椎、曲池(双)、委中(双)。发于上部者,配合谷、尺泽;发于下部者配血海、足三里、解溪、太冲。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快速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0-15分钟,以每穴出血量约0.5-1毫升为度。其中解溪、太冲点刺出血,不拔罐。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丹毒。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疗程即愈。
2015-10-08 15:32
举报你好!丹毒临床症状 编辑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也易反复患丹毒。
2015-10-08 15:32
举报你好! 丹毒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炎症,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2015-10-08 15:3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克拉霉素片
适用于对克拉霉素敏感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1.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2.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窦炎等;3.皮肤及软组织的轻中度感染:如毛囊炎、蜂窝组织炎、丹毒等。
肾宝片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益安回生口服液
温补脾肾,宁心安神,脱毒。用于缓解阿片类成瘾者戒毒时的戒断症状,证属脾肾阳虚,邪毒扰心者,症见面色无华,流涕,哈欠,寒战,腰膝酸软疼痛,食欲不振,舌淡脉弱。
清热散结片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