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乳癌> 丹毒怎么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丹毒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外敷消炎止痒药膏、皮肤保护、静脉注射抗生素、高蛋白饮食支持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丹毒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炎症,需要使用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治疗。该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或杀灭体内的致病菌,从而控制丹毒的发展。
2.局部外敷消炎止痒药膏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将适量消炎止痒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此方法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3.皮肤保护
患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挤压等刺激,以免加重炎症反应。良好的皮肤护理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病情恢复。
4.静脉注射抗生素
如果口服抗生素效果不佳或患者无法进食,则需通过静脉途径给予广谱抗生素以快速控制感染。此举旨在迅速消灭体内存在的大量繁殖状态下的致病微生物群落;同时也能防止耐药株产生并进一步扩散至其他健康个体。
5.高蛋白饮食支持
高蛋白饮食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抗感染过程。丹毒多由淋巴管受损后诱发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所致,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补充营养素有助于加速痊愈进程。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康复。

2024-03-21 19:44

举报

医生回答(4)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方治疗 编辑
  【病因】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肝脾湿热下注,化火生毒,客于肌肤所致。若兼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发于头面、上肢者,多为热毒,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

  【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疼痛,色如丹涂脂染,边界分明,多发于颜面、小腿、前臂等处,且多伴有寒战、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疗法】

  取穴方一 阿是穴(患部)、大椎、曲池(双)、委中(双)。发于上部者,配合谷、尺泽;发于下部者配血海、足三里、解溪、太冲。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快速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0-15分钟,以每穴出血量约0.5-1毫升为度。其中解溪、太冲点刺出血,不拔罐。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2015-10-08 16:16

举报

李长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丹毒疾病治疗 编辑
1.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2015-10-08 16:16

举报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丹毒临床症状 编辑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也易反复患丹毒。

2015-10-08 16:16

举报

胡一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丹毒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炎症,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2015-10-08 16: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丹毒 ( 流火病)

丹毒(erysipelas)俗称“流火”,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及下肢,可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