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水疱> 丹毒怎么治

精选回答(1)

姜二晨 主任护师 金华防疫所

擅长:肿瘤

提问

丹毒是一种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下肢水肿。同时,患者还应加强营养,以促进机体康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伴有发热症状,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3、物理治疗

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激光、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以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缓解不适症状。

4、手术治疗

如果丹毒反复发作,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进行引流脓肿或切开排脓等。

5、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治疗,如使用大黄、黄连、黄柏、栀子等中药进行治疗,也可遵医嘱使用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中药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18-01-11 22:56

举报

医生回答(5)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丹毒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外敷消炎止痒药膏、皮肤保护、静脉注射抗生素、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炎症,上述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或杀灭致病菌,从而控制病情。
2.局部外敷消炎止痒药膏
丹毒患者可遵医嘱用硫酸镁溶液湿敷,也可外涂鱼石脂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具有消炎止痒作用的药膏。这些药膏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感,促进伤口愈合,对丹毒有辅助治疗效果。
3.皮肤保护
丹毒患者应保持患处干燥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刺激。良好皮肤保护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伤口愈合,对于丹毒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4.静脉注射抗生素
丹毒通常需要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克林霉素或多西环素来控制感染。由于丹毒是深部淋巴管受累所致,口服吸收有限且起效较慢,因此需采用静脉给药方式快速控制感染。
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丹毒患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按比例配制成一定浓度后进行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高锰酸钾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通过皮肤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起到抑菌的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丹毒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2-02 17:05

举报

赵天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偏方治疗 编辑
  【病因】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肝脾湿热下注,化火生毒,客于肌肤所致。若兼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发于头面、上肢者,多为热毒,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

  【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疼痛,色如丹涂脂染,边界分明,多发于颜面、小腿、前臂等处,且多伴有寒战、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疗法】

  取穴方一 阿是穴(患部)、大椎、曲池(双)、委中(双)。发于上部者,配合谷、尺泽;发于下部者配血海、足三里、解溪、太冲。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快速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0-15分钟,以每穴出血量约0.5-1毫升为度。其中解溪、太冲点刺出血,不拔罐。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丹毒。

2015-10-08 16:17

举报

孙和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丹毒疾病治疗 编辑
1.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2015-10-08 16:17

举报

邓士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丹毒临床症状 编辑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2015-10-08 16:17

举报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丹毒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炎症,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2015-10-08 16: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丹毒 ( 流火病)

丹毒(erysipelas)俗称“流火”,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及下肢,可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